(二)工具
采用卢谢峰2003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该量表共66道题目从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等7个维度考查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
(三)程序
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对被试进行集体测试,统一指导语,测验问卷当场收回。测验结果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与处理。
二、结果
(一)高职高专院校贫困新生在CSAI量表各因子的分数分布状况
由表1结果可知,高职高专院校贫困新生的心理适应健康水平在七个子因子上的平均值均小于理论中值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职高专院校贫困新生的总体心理适应水平偏低。
(二)高职高专院校贫困新生的心理适应水平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
1、性别差异比较
由表2结果可知,贫困男大学新生在各因子上的平均值都高于贫困女大学新生;而标准差除生活自理适应性的高于女生外,其余六项均低于女生,说明在贫困大学新生中,女生在各因子上的心理问题多于男生。经t检验结果显示:在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身心症状表现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2、城市与农村差异比较
由表3结果可知,城市贫困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水平在各因子上的平均值除职业选择职业性外均高于农村贫困大学新生生,标准差得分低于农村贫困大学新生的亦占三项,这说明在面对新的大学环境时来自城市的贫困大学新生要比农村贫困大学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新生活。经t检验结果显示:城市与农村贫困大学新生在生理自理适应、身心症状表现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
由表4可以看出,贫困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除在职业选择适应上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低于非独生子女外,其它六个因子上的平均值及标准差相对高于非独生子女,这说明独生子女在除职业选择以外的六个因子上的问题均多于非独生子女。阿经t检验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职业选择、生活自理适应上的差异显著。
4、文科与理科差异
由表5可以看出,文科贫困大学新生除了在环境总体认同上的标准差低于理科贫困大学新生处,其余各因子上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均高于理科贫困大学新生,说明文科贫困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多于理科贫困大学新生。经t检验结果显示:在学习适应、角色适应和生活自理适应上的差异显著。
三、讨论
(一)女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多于男生,尤其是在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身心症状表现上的差异十分显著。主要原因有:一是生理因素的影响。从生理上说,女性本身就有情感细腻、多愁善感的特点,相对男性而言较敏感、脆弱,在适应新环境时产生的心理感受相对强烈。二是社会因素的影响。相对男生来讲,家庭、社会对女生的教育相对宽松,挫折训练少,使得女生的耐挫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相对低。
(二)来自城市的贫困大学新生要比农村贫困大学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新生活,尤其在生理自理适应、身心症状表现上均强于农村新生。主要是因为来自城市的贫困新生比农村学生更早感受到贫富差距及由此带来的物质、精神生活上的差异。面对大学同学间的贫富差距,城市贫困新生的心理准备期要长于农村贫困新生,产生的心理波动小,心理适应得更快。而农村新生在面对陌生的城市、大学新生活时,产生的心理波动会更大,心理适应问题也会更多。
(三)独生子女的心理适应问题多于非独生子女,尤其在职业选择、生活自理适应上的差异显著。这主要因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从小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生活自理能力和耐挫能力低,在面对独立生活的大学新生活时,往往不知所措,难以适应。
(四)文科贫困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多于理科贫困新生,尤其在学习适应、角色适应和生活自理适应等三个因子上差异显著。原因主在有两个:一是文理科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其思维方式常存在一些差异,如文科生相对感情化,理科生则擅长推理,不同思维方式面对相同环境和事件时产生的心理感受不同;二是高职高专生从入校时,相对于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更关注就业问题。现在的就业市场中文科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理工科大学生更为严峻,平均工资水平低于理工科大学生。因此文科贫困大学新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心理适应问题更多。
参考文献:
[1]陈国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7.
[2]陈龙国.高校特困生心理透视及教育对策[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1999.
[3]陈阳,常薇,李斌.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分析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