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nylw.net 作者:沈波 发表于:2010-08-24 10:15  点击:
【关健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类的主干课程,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国际贸易的业务操作过程,也能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注重该课程的教学很重要。本文就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能达到更好的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通过以国际货物买卖为对象、以合同条款为中心、以贸易法规和惯例为依据来实现进出口业务各环节履行的课程。该课程涉及到国际结算、国际运输与保险等方面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所以教师讲好该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国际贸易的业务操作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数是一些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再加上之前没有接触过外贸类的课程,所以教学过程中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二)学生难以全面和系统的掌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数高职院校逐渐用计算机多媒体取代了“粉笔+黑板+课本”的教学工具时代,但是这种多媒体的运用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更多的只是把书上的内容做成幻灯片,然后在上课时放给学生看,学生一边看一边记笔记,所以这种教学实际上只是教学工具变了,其效果也只是让学生听了之后对书本中理论知识加深了一下印象而已,对国际贸易每个环节的操作过程还是模糊不清,对该课程的知识也还是难以全面和系统的掌握。
  (三)“双师型”教师缺乏,难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随着高职教育的深化,许多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师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教学过程中会加入不少案例,但是由于目前部分讲授该课程的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直接的外贸工作经历,因此在讲课过程中,这些教师只能去网上或者在书上找一些案例来和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把书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案例中,而不可能把真实的外贸业务环节操作过程传授给学生,所以学生学到的还是书本知识。当几年后学生从学校毕业投入到企业工作时,会发现当初在教室学的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脱节。
  (四)课程考核不科学,无法全面考核学生掌握情况
  目前,考核方式仍是以传统的开卷或闭卷考试为主。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实际上考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能力,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也不能充分体现该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特点,更不能体现高职院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要求。同时这种局限于一张试卷的卷面成绩的考核方式也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增加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引进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来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差距,但是由于高职学生的特点,这种教学方法仍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不断的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内容“深入简出”、“图文并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1、案例表演法,即让学生通过表演把整个案例背景展示出来,同时还需配上PPT。这样一来增添课堂的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督促学生复习所学内容,因为学生在准备案例表演的时,会激起他求知的欲望。
  2、现场教学法,即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业务现场去学习相关知识。例如,讲到国际货物海洋运输时,可带学生到港口实地了解货物运输的全过程,学生通过在现场听、看,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具体的操作过程。
  3、开设专题讲座,即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教师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外贸业务人员开设专题讲座, 通过他们讲授切身经历,可以给学生最全面、最务实的外贸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缩短课堂与实际的距离,同时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穿插一些相关的国际贸易新闻和学生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事情,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度、注意力以及学习兴趣,增添课堂的活力,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当前经济贸易形势及政策信息的了解和扩大视野。
  (二)通过模块模拟和综合实践,帮助学生融会贯通
  学生学完该门课后,对该课程的认识局限于每一章节的理论知识上,根本无法把所有内容贯穿起来,所以必须再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践。首先可以进行模块模拟,即每讲完一块内容就为学生提供仿真的环境进行模拟,比如讲完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就提供模拟相关部门办公柜台、传真机、业务流程展示板等硬件,让学生进行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装运、保险等环节的模拟;讲完合同,让学生模拟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合同的签订环节。通过模块模拟练习,学生可以更容易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其次,等上完相关的课程,如外贸单据、商务函电等,再为学生提供一个专业国际贸易软件, 让学生分别扮演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等角色,在网上进行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报盘、还盘、接受、签订合同等环节的操作,再通过开立和修改信用证,填制发票、提单、装箱单等各种外贸单据等环节的模拟,体会国际贸易实务是如何操作的,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通过这种不断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三)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教学过程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特别是像国际贸易实务这类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教师本身应到外贸企业进行实践、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同时教师通过深入企业又能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外贸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向学生传递最新的外贸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此外教师还能在课堂中引入亲身经历的外贸案例,真正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国际贸易实务的实践性。其次,做不到前者的话,教师可以定期到外贸企业参观、学习、考察,不断吸取最新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更新教学内容。第三,教师可以参加一些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通过与同行的交流,获取前沿的学科知识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更新教育理念。
  (四)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常以期末考试为重点,通过一张卷子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这种考核方式无法体现该课程的实践性强的特点,无法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所以教师要改革考核方式,突破传统的书面知识的考核,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根据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对该课程进行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比如平时成绩以学生作业、课堂答问、出勤情况等为主,占总成绩的20%。传统的卷面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每个模块的操作与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50%。再如,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每个模块的操作与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40%,最后的综合模拟实训考核占总成绩的20%。总之,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将降低期末卷面成绩的比重,增加实际技能的考核,将不再以死记硬背为主,要更体现出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