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贫困生群体教育管理思路探讨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王远琼 发表于:2011-03-15 10:01  点击:
【关健词】大学;贫困生群体;教育管理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大学当中的弱势群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贫困生问题更加凸显出来。贫困生因社会、学校及家庭等多种原因造成贫困,从而影响到了其今后的发展。可见,加强大学贫困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对于帮助其重建自信和今后的健康成长,具有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收费标准的提升,大学生的压力也在与日俱增,尤其是家庭经济贫困的那部分学生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导致高校教育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因此,高校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贫困生教育管理的重要责任。虽然目前大学贫困生教育管理工作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为众多贫困大学生创造出了优质求学环境,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贫困生教育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应对,才能更好地激发出这一群体的学习热情与生活动力,从而为国家的未来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1 当前大学贫困生群体面临的主要困难
1.1 经济缺乏保障
大部分贫困生来自于偏远地区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许多贫困生家庭缺乏固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小部分城市学生基本是因为父母下岗或家庭收入偏低。还有一小部分贫困生是因为家庭出现了特殊的变故而造成无法承担高额学费及生活费。可以说,大学贫困生主要表现为家庭经济收入较低,无法满足其正常的学习与生活需要。
1.2 个人解困能力不足
有一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存在等、靠、要思想,将政府与学校为其解决经济问题的措施看作是理所当然应当享受到的待遇,自己想办法克服困境的意识还不够。还有一些学生出于强烈的自尊心,并不愿意让他们得知自身的家境,虽然经济困难,连基本的生活费用都难以保障,却不愿意让他人了解实情,更不肯接受别人在经济上的帮助。
1.3 心理问题频频出现
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发育从不成熟逐渐向成熟转变的特殊时期,经济上是否有足够的保障将影响到其日常行为与心理状况。在和他人进行的人际交往当中,因为其特殊的家庭环境与生活环境,导致这一群体的心理负担不断加重,较容易出现自闭与自卑等心理问题。
2 加强大学贫困生群体教育管理的主要思路
2.1 积极转变观念
要帮助贫困大学生转变传统意义上的等、要、靠观念,弘扬自立与自强精神。要积极引导贫困生认识到,高等教育在非义务教育的范围内,教育成本需要得到国家、社会及家庭的共同承担,接受高校教育是对个人今后的一种投资,大学生应当为此负责,尤其是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贫困生问题只依靠政府、社会及学校等各种外部力量是难以达到的,贫困生自身的自立自强也是不可缺少的。当然,自立与自强精神还是防止贫困生群体出现思想滑坡,让其树立起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有效保证。要端正其对于经济贫困之认识。经济困难不仅是贫困大学生所面临的挫折,对其产生不同的认识,可以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同之结果。不敢直面现实者肯定会陷入悲观失落,为自己制造障碍,而勇于改变现状者则会树立起自信心。所以,教师在贫困生教育管理中应积极宣传贫困生群体中顽强奋斗与自强不息的典型,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2.2 加强经济援助
现在,高校贫困生虽然能得到一定的经济救济,但是往往审理的时间比较长,发放时间较为滞后,难以满足贫困生平时生活所急需。为此,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经济上的援助。一是设立临时援助绿色通道。高校可采取募捐、学校拨款等方式建立贫困生临时援助基金,一旦贫困生由于维持生活开支而需要低额借款,且期限在三个月之内,均可采用无息或者低息的绿色通道形式发放给大学生,并同意贫困生用公益劳动等方式以偿还借款。二是增设助学机会。应当努力发挥全社会之力量,向各位贫困生开放兼职市场。政府部门对于兼职贫困大学生在一定比例以上的企业,给予行政审批或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三是实施弹性就学制度。我国高校教育实行的是一站式教学,学生无法出于经济原因而选择中途休学,但是国外很多大学只规定了修完全部学分的一个最长年限。如果能实施弹性就学制度,就能为贫困生积累学费、生活费提供新的机会。
2.3 实施人文关怀
对高校贫困生群体实施人文关怀,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的必然要求。大学应当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的理念,着力强化对贫困生群体的经济关怀、精神关怀及学业关怀,建立起对高校贫困生进行人文关怀的长效机制,全力为贫困生群体的健康成长建设一个平等而公正的外部教育环境。高等学校在对贫困大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爱护的基础上,还应当对非贫困生群体开展爱心教育,让贫困生与其他同学之间能够形成团结而融洽的关系。
2.4 培育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可以说是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精神素质。高等学校应当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群体合理地看待学校、社会及周边师生对于其所给予的关心和帮助,并做到将团结互助之精神积极主动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比如,可以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同学,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公益工作与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之中,从而回报社会。应当说,积极培养团队精神,不仅有助于贫困大学生群体更好地适应与融入到集体、社会当中,帮助一部分贫困大学生较好地克服自卑等负面情绪,而且对于贫困生未来的职业素质培养也将十分有益。
3 结语
总之,大学贫困生群体的出现,既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贫富差距矛盾在高等院校中的具体反映,也是我国高等院校深化改革过程中矛盾的体现。一旦贫困生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会影响到各位贫困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还会引起各类社会问题,甚至会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大局,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工作,通过全面深化贫困生工作,促进高校教育管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 勤,王妮妮. 贫富差距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青年研究,2005(2).
[2]潘继军. 贫困大学生思想现状和思想教育的思考[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3]王南征,朱 珠. 论高校贫困生的成才教育[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