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爱萍,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常务理事。提出“生态语文——根的守望”教学主张,践行“体验教学”,研究开发了“体验作文教学课程”和“国学经典阅读课程”。课堂教学“情深、质朴、睿智”,曾在全国展评课比赛、省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应邀赴全国10多个地区上课讲学。主持过5项全国和省课题研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专著有《体验作文教学概论》《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
针对语文教学“耗时多、成效低”的现状,多年来,我实践生态语文教学,回归本位,关注学生,遵循规律,全面提升教学的综合效应。
一、回归学科本位,教学本真质朴
自然万物都有其成长的规律,生态学的主要观点之一是:道法自然。语文教学如果只在教学方法技巧上徘徊,就永远走不到高层境界。语文教学之“道”在于对语文教学之“根”的守望——把握语文课程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当下有些语文课“粉饰”过多,模糊了语文学科的本色。我的教学主张是:回归本位,删繁就简,本真质朴。用语文的方式自然地教语文,注重积累、实践和思考,语文课上有学生多样的读(朗读、诵读、默读、品读等)、安静的思(圈、点、批、注)、适度的练(说、写、背、议),在大量的言语实践中体会、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我获得全国一等奖的课例《卖火柴的小女孩》,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对童话故事有了深刻的理解,还能对安徒生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赏析,并模仿运用。山东教育出版社总编陶继新当场点评“这节课,几乎是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中使我们领略其中的悲剧之美的”。
二、敬畏生命,尊重个体体验
生态学强调生命与关联。课堂上首先关注学生的生命样态,特别珍视每一个生命体的“体验”。一是亲近母语、喜欢读书的情感体验。学生不喜欢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失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方法和习惯,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尊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例如,回答问题苛求学生只能说一个词,且只有这个词能得到老师肯定,只能说一句话,且只有这句话是老师需要的,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的正常阅读和理解。学生的体验各不相同,表达方式也应丰富多样。语文课上少一些应试的非正常的要求和束缚,学生才能较为常态地进行自主阅读,养成随时阅读的习惯,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二是充盈生活体验。生活体验来自原生态的生活,来自课内外阅读,来自有意创设的情境。我研究体验作文,开发出五类写作素材:生活体验型、情感体验型、主题活动体验型、想象体验型、角色体验型。真切的体验让学生灵感迸发,为情造文,一吐为快,借习作抒发“兴之所至、直抒胸臆”的真情实感,展现“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真我个性。
三、关系和谐,谋求综合效应
生态学还注重系统与和谐。生态语文,力求用系统的思想和矛盾和谐的法则,揭示语文教学内部诸多要素的辩证统一,力求从分解中求综合,实现语文教学文与道、教与学、学与思、内与外、标与本、知与行的辩证和谐统一,发挥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20多年的实践,我曾尝试“散点式”教学,教学结构由“线性”变成“非线性”,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尝试“问题式”教学,重视思维过程,鼓励探究创新;尝试“体验式”教学,调动知觉、思维、注意等心理功能共同参与,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三种方式整体关联,相互融通,形成合力,探求教学的最优化。生态课堂是一个开放的微生态系统,系统内各生态因子——教师、学生、学科、环境等互为影响,协同变化,和谐共生,形成和谐的生态场。因此,我从诸多因素整体关联的角度去考量一节课的质量。
生态教学的目标是“低碳优质”。“低碳”,教学简约,学业负担适当。“优质”,高质量、高品质。不提“高效”,是为了避免普适意义上的误区,高效是工业革命的要求,不是教育农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