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背景
1.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是一个制度移植过程抑或是制度创新过程,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是一个战略问题,一般的民生工程是一个战术问题。从社会学的研究上来看,人类社会就是一部社会变迁的进步史,社会变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转型就是社会变迁当中的“惊险一跳”,就是从原有的发展轨道进入到新的发展轨道。
2.“喜忧参半”的转型结果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经济改革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是成功的,但并未完成转型;真正的市场经济所必需完善的宪法与私有财产权保护制度、“硬约束”的破产机制这两个前提目前仍不具备。一般认为,经济产业追求效率,教育事业追求公平。其实,追求效率与追求公平并不是经济产业与教育事业的本质区别,而是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活动外在表现形式。
二、中国教育管理的危机及应对措施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仍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和发展不平衡的。特别是教育发展的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知识贡献,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创新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严重不足。
1.我国教育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发展部平衡问题突出,农村教育仍然是薄弱环节;
(2)素质教育推进仍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阻力,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很严重,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普遍存在;
(3)公共教育投入不足,各级各类教育不同程度地面临经费不足的问题。
以上问题都是由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引发的,应试教育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是教育工作所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应试教育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出现了“危机男孩”等现象。
2.针对我国教育管理提出的几点解决方案
(1)丰富教学内容,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
(2)优化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减少学生课业负担。
(3)推进改革教育制度,全方面的考虑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解决我国当前的教育危机,要从改革教育体制入手,也只有这样才能争取改变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却连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没有培养出来的尴尬局面,摆脱创新科技人才短缺的不利境地,使我国中真正立足于世界强国行列。
三、中国转型期的教育管理的创新及其发展
1.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朱镕基在其主编的《管理现代化》一书中是这样表述的:“管理现代化是一次全民的‘智力革命’”,“管理现代化的内容应该包括: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组织的现代化‘管理方法的现代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着眼于促进教育管理制度内部结构协调以及当前的教育实践,在中国转型期这个大背景下,有效推进教育管理适应中国的现状,创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创新机制。
中国现在的教学方法僵硬死板,课程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自主参与的时间少之又少。在教学上很多专业课设置不合理,教材老套,方法制度上不够灵活。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产生强制变革的诉求,这就迫切需要在教育管理系统内部建立完善的制度创新机制。而这些创新机制是为了更好的为大学服务。大学就像一个齿轮,是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的统一体,一个大学才能健康、和谐的发展。
(2)大学分工合理分配,行政与学术相分离。
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指出:“大学应该是一个学术共同体。作为学术共同体,大学必须以学术为目的,以科学精神为核心凝聚力,并且应有某种对绝对精神的追求。教授如果担任行政职务,难免会造成顾此失彼的结果。虽然大学去行政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还是要呼吁政府、社会还给大学一片纯净的天空,让学术插上自由的翅膀,翱翔在中国的大学。
(3)学校建立健全合理的竞争机制。
我国已经进入教育制度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强化制度创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实现教育公平事关社会稳定。教育发展是目的,制度革新是动力,社会稳定则是促进制度创新和教育发展的基础。中国高校大部分都是统一招生,按照高考的成绩择优录取,考生择校的自主性不强。我国大部分学校都是公立学校,其中政府拨款办学是其生存的重要方面,校校之间竞争力不强。
(4)高校培养模式应由“数量”向“质量”倾斜,达到“数量”与“质量”的均衡发展。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众化教育代替精英教育。由于规模的扩大和办学资源(包括教学、住宿、餐饮等所需硬件设施,以及教师、管理等软件资源)的紧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质量的滑坡,甚至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育公平和效益的冲突,并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而当今的大学既应重视数量,也应重视质量。如下图所示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目标:
高等教育单位2009年2015年2020年
在校总规模万人297933503550
在校生万人282630803300
其中:研究生万人140170200
毛入学率%242360400
2009年我国大学的毛入学率为24.2%,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但是仍然有75.8%的适龄青年没有进入大学学习,这一点清晰的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数量远远不够,相比欧美国家高等教育普及化相差甚远。而面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高校更应重视教育质量,使其毕业后拿到一张真文凭。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占领高科技的制高点,关键还取决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社会整体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还会加大。可见,从宏观视角看,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存在一个过快或过慢的问题,但是从中观、微观视角看,现在的一些高等学校的确严重超出机构的负荷,在制度设计上,如何把握高等学校合理发展的“度”,健全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更是教育管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