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自然的新实验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南粤论文中心 发表于:2010-09-30 10:54  点击:
【关健词】仿生设计,自然界,前景
 一、仿生设计的历史   仿生设计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科学技术原理及重大发明的源泉。生物界有着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及物质存在,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逐渐具备了适应自然界变化的本领。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与周围

 设计师根据鹤的体态设计出了掘土机的悬臂,在一战期间,人们从毒气战幸存的野猪身上中获得启示,模仿野猪的鼻子设计出了防毒面具。在海洋中浮沉灵活的潜水艇又是运用了哪些原理?虽然我们无据考察潜艇设计师在设计潜艇时是否请教了生物界,但是不难设想,设计师一定懂得鱼鳔是鱼类用来改变身体同水的比重,使之能在水中沉浮的重要器官。
  二、仿生形态是自行车设计创新的源泉
  德国著名设计大师路易吉•科拉尼曾说:"设计的基础应来自诞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现的真理之中。"这话道出了自然界蕴含着无尽设计宝藏的天机。仿生形态创造与设计的条件是,具有正确的认识事物、把握本质规律的方式、方法,锤炼自我创新思维能力。二是具有扎实的生活基础,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原生状况中寻找设计的灵感,包括仿生设计思维的训练。人们的传统思维往往局限于现有的方法、体系,思维的触角伸展不开,触及不到事物的本源上去。"万有引力定律"的灵感不是诞生于实验室和定论的经典理论,而是牛顿在苹果树下受到苹果下落这一事实的启发并同太阳系、地球运动联系起来,才诞生了这一发明。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不具备的许多感官特征而在生物界的众多动物身上存在。如水母能感受到冰声波而准确地预知风暴;蝙蝠能感受到超声波;鹰眼能从三千米高空敏锐地发现地面运动着的小动物;蛙眼能迅速判断目标的位置、运动方向和速度,并能选择最好的攻击姿势和时间。大自然的奥秘不胜枚举。每当我们发现一种生物奥秘,就有可能成为我们一种新的设计可能性,也可能带给我们新的生存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仿生形态的挖掘是我们创新设计取之不尽的智慧源泉。
  三、抽象形态的仿生是自行车设计的关键
  现代工业设计中的主要表现为形态的仿生和功能的仿生等.而形态的仿生从其再现事物的逼真程度和特征来看,可分为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
  抽象形态是用简单的形体反映事物独特的本质特征。此形态作用于人时,会产生"心理"形态,这种"心理"形态必需生活经验的积累,经过联想和相象把形浮现在脑海中,那是一种虚幻的,不实的形,但是这个形经过个人主观的喜怒哀乐联想所产生的形是变化多端的、色彩丰富的。抽象形态具有形态高度的简化性和概括性。这种形式的简化性和特征的概括性,正好吻合现代工业产品对外观形态的简洁性,几何性以及产品的语意性的要求。并且抽象形态的仿真同时也能给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抽象仿生形态作用于人时,产生的心理形态必需生活经验的积累,经过联想和想象才浮现在脑海中。对于抽象仿生产品充分地释放了消费者的自由想象力,人们不但可以感受到产品形态的有机、可爱、情趣、亲和、运动等特点,同时因联想和想象不同,有的想起自己可爱的小宠物,有的想起一段美好的爱情,有的想起一个老朋友,有的想起一次愉快的旅行等,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消费者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仿生形态赋予产品的艺术美感和想象空间,这就更容易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从而激起他们共同的购买欲望。与此同时我感受到抽象仿生形态赋予仿生产品以生命的象征,让产品回归自然,建立了人、机器、环境和谐的平台,增进了人类和自然的统一。我的仿生自行车是模仿动物羚羊奔跑的形体制作的,加上它优雅的流线型的外形,其形象十分逼真,以寄托对野生动物那种奔放的极高速度的形态追求。
  四、未来自行车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前景
  作为实现机械功能的自行车来讲,他有很多与自然界的锲合点,使人类社会与自然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正逐渐成为设计发展过程中新的亮点。学习和利用生物系统的优异结构和奇妙的功能,已经成为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一个新方向。仿生学是发展新技术的金钥匙。例如在最新的国外自行车设计中就体现了这种仿生设计的思想,它利用人的各种姿态抽象成了车架,栩栩如生。比如弯腰骑车的姿态,倒立的姿态,撑开双臂的姿态,那种速度和力量的感觉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仿佛感觉到好像是赋予了机械以生命了。神奇的宽广的大自然向人类展示着美妙绝伦的生命形态和绚丽多彩的悦人色彩,同时,大自然还无声地阐释了自然界的生存哲学――和谐与共生。这种和谐的设计哲学呼吁人类社会与大自然之间的高度和谐统一;这种师法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哲学则呼吁着人与机器、生态自然与人造自然之间建立合理的建构,搭建人与自然、机器共生的对话平台。
  
  参考文献:
  [1]程能林.工业设计概论.湖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
  [2]陈士俊,阎祥安,谢庆森.产品造型设计原理与方法.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1).
  [3]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四川: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