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环境下电子商务专业体验式教学改革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张万颖 发表于:2011-06-03 14:35  点击:
【关健词】仿真环境;体验式教学;改革;质量评价体系
针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四个方面探究了教学改革质量评价体系,即评价程序、目的、范围、方法,并设计了以真实性评价为基础的评价模式。

 一、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培养的方向定位模糊。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有50%的高职院校认为,本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在培养的方向上不清楚,专业定位模糊。一直以来,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专业定位的模式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二)师资力量薄弱。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并非科班出身,一些教师以前是专门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等专业的教学和研究,还有些教师以前是专门从事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和研究。他们基本上都是通过自学或者其他有关电子商务的研讨会或培训来获得这些方面的知识。他们本身不是很成熟,也处于摸索、学习的阶段,致使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对培养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影响较大。
  (三)缺乏专业实习。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大部分学校都缺乏专业实习。有些学校采用一些模拟的教学软件来替代,而模拟软件和实际应用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另外,校外实习基地缺乏。
  (四)忽视学生个性培养。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43%的专业教师、46%的学生认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归结原因,主要是现有的教学制度:学生只能按照一个统一的严格的教学计划来学习,这就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得过死,加之课程繁重,使得学生个性发展的余地很小。
  (五)缺乏案例教学。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41%的学校、45%的专业教师、40%的学生都认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缺乏案例教学。主要原因是,首先,教师仍习惯于在教学过程中以讲授原理为主,使得课程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学生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
  二、仿真环境下电子商务专业体验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究
  (一)评价目的与范围
  评价目的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逐渐优化办学模式;强化质量意识,明确教师教学工作规范与教学质量标准;及时了解课堂教学信息,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办学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二)评价方法与程序
  1、评价方法
  仿真环境下的体验式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由学生、系(部、室)领导或同行、督导员、企事业单位四方使用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成。每套考核评价体系各项指标内容满分100分,由考核者根据实际情况打分。
  2、评价程序及评价标准
  评价工作由教学督导室、教务科、系、教研室联合组织,每学年进行一至二次。
  学生评价工作在每学期期中进行,目的在于在学期后半程的教学中及时改进教学。由教务科统一安排,各系(部、室)教学主任组织实施,学生评价表现现场发放,现场收回,由教学主任负责汇总结果。具体评价标准可参照以下十个方面: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爱生;备课充分,讲授认真,遵守教学纪律;认真组织教学,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反映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教学信息量饱满,重点、难点突出;讲授内容熟练,条例清晰,论证严密;重视与学生沟通,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采取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督导员评价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前一周进行,此前邀请督导员听课、座谈、讨论、打分。具体评价标准可参照以下十个方面: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遵守教师行为规范;教学内容准确,理论联系实际,信息量饱满,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能够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路清晰,语言生动,讲授熟练,教态自如,声音适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板书工整,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自如;认真组织课堂教学,严肃课堂纪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材施教,师生互动;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内容丰富、实用。
  三、结论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为电子商务教学改革服务。评价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激励作用:评价所得的结果可以为电子商务体验式教学提供反馈信息,起到改进工作和发扬成绩的效果。二是调节作用:教学评价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原来的教学设计作出必要的、适当的、及时的调整。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三是诊断作用:教学评价为教师判断其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以便采取有效的教学补救措施。四是管理作用: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在客观上能起到对教学效果进行鉴定的作用,教学管理部门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改革的管理。五是发展作用:评价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有效的利用,可为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第一手资料。
  
  参考文献:
  [1]张健.高职“质量工程”建设的关节点[J].中国教育报,2009-2-13.
  [2]卢晓春.我国关键能力研究现状与趋势[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赖慧豪.德国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培养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4]王强.高职课程建设的思考[DB/OL].[2009-03-04].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