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9-063-1
一、案例背景
我校教学构建了“目标导学——自主研学——合作解惑——反馈提升”四个主要环节的教学基本模型。“目标导学”指学生明确一节课所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学习目标可以通过导学稿等方式来呈现,教师在目标的指引下有需可学地开展教学活动;“自主研学”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自主学习;“合作解惑”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研讨,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解决疑难问题;“反馈提升”是为了检测学习的目标达成度,通过当堂练习查找缺漏,课后进行修补。
二、案例描述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七单元Reading的一首诗,诗名Seasons of the Year.下面是笔者执教这一课时的过程简述。
课前准备,我告知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应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请学生在黑板上抄了一首学生很熟悉的《静夜思》,而且用红笔标出“光,霜,乡”为,后面的“rhyme”做了铺垫。一上课就通过这首古诗介绍今天学的文章体裁为诗歌。
情境导学:上课时,首先请学生看一小段视频,回答一个问题How many seasons are mentioned(提到) in the video?引出本节课话题 Seasons.然后,呈现图片,创设情境,教新单词,让学生了解四个季节的特征,初步体验四季的自然美。
自主研学:(任务一)学生借助黑板上《静夜思》的韵脚“光,霜,乡”了解rhyme,浏览全文,尝试完成句子 rhymes with ,找出韵脚。练习[][eI][aI][a][][u][][I]发音,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任务二)学生赏析“lazy afternoons by a pool”,说出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在诗歌中找出类似的句子“trees and flowers forget to grow”“bees and butterflies play among flowers”“hide from the April showers”,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合作解惑:(任务一)学生欣赏教学光盘的课文视频,思考如何朗诵这首诗歌,小组讨论总结出朗诵要求有:正确、清晰、大声、有感情等。先个人练读,有读不准的词向组内成员请教,力求正确、清晰、大声朗读;之后小组分段有感情地赛读;最后全班配乐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任务二)教师根据最喜欢的季节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请他们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画成一幅画,然后看着图画用英语流利地说出一段话,要求能表达清楚季节特征及该季节里可以做的事,体现出该季节的美。
反馈提升:(任务一)学生完成自编检测练习【夯实基础】【走近中考】部分,以巩固本课时知识点。(任务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给出的首字母填空,合作完成一首新诗。
三、教后反思
1.反复朗读韵脚,练习发音,体会诗歌的音律之美。朗读可以让学生注意词句的准确度,把握内在节奏及诗作作者渗透情感的各个角度。对于节奏感较强的诗歌,可以在朗读中伴以动作、节拍;对于写景的我们可以配放背景音乐,如本课时写季节的诗歌配以《秋天的童话》朗诵。老师要善于营造气氛,充分运用生动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仔细赏析语言,丰富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著名美学专家朱光潜说:“诗比别类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可以说,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英语诗歌也是如此。如本课时的诗歌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如“Bees and butterflies play among flowers, then hide from the April shower”,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幅生动的图画。画里,蜜蜂和蝴蝶像顽皮的孩童在芬芳的花丛中快乐地玩耍,又机灵地躲避了春天的阵雨,拟人手法赋予它们人类的灵性,语言精简优美。
3.鼓励学生大胆写诗,让学生体验知识有用的快乐。在学了诗歌音韵、节奏等特点之后,学生就会懂得诗歌并不那么难写。从古至今,它都是人们抒发情怀的一种形式。诗歌需要想象,与青少年善于想象有一致性;诗歌体现的艺术美同学生的美好追求也有一致性。因此,鼓励学生大胆地写诗也是可行的。无论是写读后感或创作诗歌,作为诗歌教学的一个环节,都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4.诗歌教学可以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之外延伸。诗歌教学不仅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体现在课外学习。美国作家Shel Silverstein的作品与小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如Homework Machine《作业机》,Magical Eraser《魔术橡皮》,Crazy Dream《怪梦》等;他也有很多作品充满了哲理,发人深思,如Little Boy and the Old Man《孩子和老人》,No difference《都一样》,A cat, a kid and a Mom《猫、孩子和妈妈》等。这些都是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可供学生来讨论的素材。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实际,有话说,能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