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情形就不一样了,雪些上的月盜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出来的年画。所以冬日赏月,要立在窗前。看着月光停泊在雪地后焕发出的奇异光芒。你会想,原来雪和月光,是这世上最好的神仙眷侣啊。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④今年四月十号,是满月的日子,又是周末,故乡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做了几道风味独特的菜,大家快活地喝酒聊天。晚饭后,我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我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来钟的样子吧,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做起了画。喝过那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
畅快。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⑤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我接着睡了,可是往往眯上二三十分钟的样子。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一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⑥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昨夜那一场热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儿疗伤去了。因为它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所以不管怎么调理,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而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⑦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在那个时刻,那团月亮无疑成了千家万户共同拥有的一盏灯。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选自《江淮晨报》)
1 文章标题“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有什么含义?
2 本文用词准确生动,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说说下面加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1)雪地上的月光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
(2)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
3 作者在第6段写到“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批注。是一种最常用的读书方法,是给文章加上批语和注释,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法、语言等方面写下阅读心得和评语。请你任选一个方面,给文中你喜欢的段落或句子作批注,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5 通过阅读,相信你已经体会到了作者融在字里行间的人生感悟。试结合文章第⑦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谈谈你读后的感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草堂守望者
解维汉
①那个细雨蒙蒙的下午,我到成都杜甫草堂瞻仰“诗圣”。17年前来过这里。对浣花溪畔的这座因子留有很深的印象。如今这里还是那般恬静么?
②进入南大门,便赶往草堂旧址。最先来到大廨。为何名之为“廨”呢?杜甫一生胸怀大志,抱负不凡,却始终得不到统治者的重用,而他依旧“每饭不忘君”,“穷年忧黎元”,其爱国忧民之心至死不渝,后人为此深受感动。清代重修草堂时。大概考虑到纪念建筑应当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既然杜甫做过几天官,那么就应有其办公之处,便将这座建筑命名为“大廨”。此中也明显寄托人们对这位生前不得志诗人的良好祝愿。
③大廨为象征性的名称,里面当然没有桌椅几案、文房四宝之类陈设,厅中央惟有一尊杜甫铜像。塑像那单薄赢弱的身姿,概括地表现出杜甫一生饱经忧惠、贫病交困、郁郁不得志的不幸经历;那低首捋须,深思苦吟的神态,把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
④草堂久负盛名的是清人顾复初的一副楹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我刚拿出小本抄写,从身后飞来一句话语:“你抄这副对联。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我回首一看,一位身材高大、穿白衬衣的老伯站在我身后。
⑤我回答他:“这副对联很有名,我当然了解它的含义。”
⑥老伯说:“看来你理解还不够深,还是由我来给你讲讲。你了解作者顾复初的身世吗?他是苏州人,曾应四川学政使何绍基之邀入川,在游宦蜀中写了这副对联。为什么不说龙腾虎跃,而说龙蜷虎卧,可知指不得志的龙虎。上联有两层含意,一是称美杜甫亦暗指自己是不可多得的济世之才,二是叹息未遇明君,无法施展才能只好居于草野。下联同样是指自己也指杜甫都不是蜀地人但都羁旅蜀中,杜甫因诗垂名,总还留下一美好草堂受后世凭吊,自己纵有满腹经纶也难展抱负。他是把一腔怀才不遇的幽怨之情,借咏赞杜甫委婉地倾吐了出来。”
⑦我承认老先生博学多识,但在这样儒雅的厅堂,我很想一个人默默地看、细细地品,很不习惯有个人在身后絮絮叨叨。于是,我很有礼貌地谢别老先生,紧走几步,穿过庭院,来到第二进建筑——诗史堂,欣赏挂在这里的另一副名联:“诗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者旧,几人相忆在江楼。”刚抄了上半联,老先生又追到诗史堂,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欣赏这副联,一定要注意‘襄阳耆旧’这几字,深妙的意思都包含在这里。”这一句我确不甚明白,索性洗耳恭听。老先生来了劲儿,底气十足地告诉我:“‘襄阳耆旧’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深远的含义。诸葛亮当年在襄阳有很多交谊很深的好友,大多为助诸葛亮治蜀的有功之士。但到他开创成蜀汉大业,故旧大多做古,即使回到襄阳,又能见到几位老友!作者同样以这个典故来比喻杜甫晚年客居成都欲寻祖籍故旧的心情,可谓语语双关,贴切自然。”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