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当前物价上涨情况
我国经济发展在经历了2009年最为困难的一年之后,到2010年,在前期国家强有力的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我国经济走出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逐步得到恢复。经济不断增强,经济增长重回上升周期。但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物价增长可能过快的隐患。到2010年末物价的快速增长已经显现出来,11月份判断物价的重要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更是达到了5%。此后,虽然国家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调控政策,但CPI一直在接近于5%的水平高位运行,到2011年3月份上涨达到了5.4%,4月份下降到5.3%,5月份又上升到 5.5%,这是自2008年8月以来的新高(见图1)。CPI的不断上涨,虽然不能说明已经存在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但却需要有所警觉,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物价的过快上涨,防范严重通货膨胀的发生。
二、我国物价上涨的比较分析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过多次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4年~1985年、1987年~1989年、1993年~1995年,其中尤其以1993年开始的通货膨胀最为严重,1994年通货膨胀率更是创造了历史上的最高,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高达24.1%(见 图2)。我们主要分析这次通货膨胀的特点,比较当时的经济环境,以期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一)1993年~1995年的经济环境及通货膨胀的成因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市场作用因素逐步增强,价格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企业活力明显增强,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1991年和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增长9.2%和14.2%。高速的经济增长,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2年10月份开始,物价上涨幅度逐月加快,1993年5月份更是达到12.5%。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是:
一是货币投放过量。我国1994年通货膨胀最严重时的货币投放并未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数量。但是,1992年流通中的货币量比上年增加了36.4%,1993年则增加了35.3%,两年的增长率均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幅度之和。它们累积起来的影响滞后到1994年,最终导致零售物价和居民生活费用的上涨。
二是企业成本加重。当时正值我国价格改革迈出一大步之际,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和石油、煤炭等生产资料价格有明显提高。随后,中央又出台了税制改革和汇率并轨,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企业也进行了工资套改,这些都加重了各种企业的成本负担,最终造成物价上涨。
三是投资和消费需求过度膨胀。1992年各地新办开发区1,951个,是前4年总和的15倍,“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的急剧升温,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1993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高出31.8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增幅。同时,消费需求也出现膨胀态势,1993年上半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1.6%,并呈现逐月加速的态势。
四是外资大量流入。1994年随着我国汇率并轨和较大幅度贬值,出现了外资的大量流入和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外资的大量流入一方面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推动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通过人民币国内配套间接增大通胀压力。[1]
(二)当前经济运行环境及价格上涨成因
我国当前总体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是当前国内外环境仍然极为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从国际看,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增长,但失业率仍然处于高位,一些国家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然没有消除;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世界经济还没有走上正常增长的轨道,各种变数可能随时出现。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推动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和通胀形成双重冲击;日本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灾害,短期内将严重影响日本经济,不可避免要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2]从国内看,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没有明显缓解,主要是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一些地区发生严重干旱和洪涝灾害,宏观调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3]我国物价上涨较快的原因主要是:
一是货币超发。2009年中国发了9万亿元的信贷,这样大额的货币超发加上人民币不能像美元一样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一定时期内无疑会大幅度转化为通货膨胀压力。
二是成本推动。全球由于极端气候的增加、各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导致农业和矿产品等大宗商品生产费用不断增多。随着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我国劳动者的报酬逐步上涨,由此大幅增加商品价格中的工资成本。所有这些,都会显著增加国内生产成本,最终反映到物价上来。[4]
三是国际的输入。欧美等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发展,大量发行货币,特别是美国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在复苏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通货膨胀问题,所有这些都会不同程度的传到我国,必然对我国物价形成推动。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两次价格上涨的形成机制基本相同。首先,前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前者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者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次,前期存在超量的货币发行;再次,原材料、农产品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助推商品价格上涨;最后,国际形势和国际因素起到了传导和助推作用。
三、宏观调控政策的比较分析
(一)1993年~1995年的宏观调控政策
1993年初,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同年6月出台了《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16条措施,正式确定了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调。[5]
从货币政策看,主要表现在严格把握货币发行,控制信贷规模,适时调整利率。控制货币流通量是从紧货币政策的中心内容。中央银行强化了货币发行的控制力度,使货币供给量维持在计划目标范围内。同时,为整顿金融秩序,控制信贷规模的增长水平,中央银行于1993年两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利用金融政策遏制经济过热取得较大成效;而后,中央银行又根据具体情况,相继于1996年两次、1997年多次降低利率,在“从紧”的基础上有效地保证了“适度”的货币政策调控力度。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