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对于公司绩效指标,不同的指标结果不同;但是对于社会福利指标,国有企业均大于私有企业。
对于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公司,本文通过对12个行业的上市公司的ROE、ROA、ROS和净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性质(国有、混合和私有)的企业在不同行业中绩效的比较结果不同,而且同一行业下不同公司绩效和社会福利指标的衡量结果也不相同;但是,大部分行业中,国有企业的经营收入、资产和市场份额都要高于私有企业。
2. 公司效益
公司绩效指标与被解释变量回归得到的结果,包括回归系数、系数的t值和其对应的p值,以及调整后的拟合优度、F统计值和相应的p值;对于4种衡量指标(ROE、ROA、ROS和净收益),回归方程整体拟合情况均较好,F值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显著;国有企业虚拟变量前的系数均小于0,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混合企业虚拟变量前的系数在ROA、ROS和净收益为被解释变量时显著且小于0,在ROE为被解释变量时大于0但是在10%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
所以,从公司绩效的角度来看,在控制了行业、规模等因素后,国有和混合企业的表现没有私有企业的好。
3. 社会责任
社会福利指标与被解释变量回归得到的结果,包括回归系数、系数的t值和其对应的p值,以及调整后的拟合优度、F统计值和相应的p值;对于2种衡量指标(经营收入/资产和员工工资/销售现金流入),回归方程整体拟合情况均较好,F值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显著;国有和混合企业虚拟变量前的系数均大于0,且在被解释变量为经营收入/资产时,虚拟变量前的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被解释变量为员工工资/销售现金流入时,混合企业虚拟变量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国有企业虚拟变量系数t值处于临界值附近,无法判断。
所以,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在控制了行业、规模等因素后,国有和混合企业的表现优于私有企业。
五、结 论
本文从公司绩效和社会福利两个方面对不同性质的公司(根据实际控制人的性质划分为国有、混合和私有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通过数据统计发现采掘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中国有企业占比较多,而制造业、信息技术业和农林牧渔业中私有企业占比较多,而混合企业相对于这两类企业还是占少数。
其次,总体上,三类企业对于不同的公司绩效指标比较结果不同;但是对于社会福利指标,国有企业均大于私有企业,说明国有企业对于社会福利方面关注更多;不同行业,不同性质(国有、混合和私有)的企业在不同行业中绩效的比较结果不同,而且同一行业下不同公司绩效和社会福利指标的衡量结果也不相同;但是,大部分行业中,国有企业的经营收入、资产和市场份额都要高于私有企业。
最后,通过OLS回归发现,当以公司绩效来衡量企业绩效时,国有企业和混合企业相对于私有企业会降低企业的绩效,说明私有企业更加关注公司绩效;当以社会福利来衡量企业绩效时,国有企业和混合企业相对于私有企业会提高企业的绩效,说明国有企业和混合企业更加关注社会福利和责任。
[参考文献]
[1] Jensen,M. C. andW. 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 vol. 3.
[2] Hart O. D. Firm. Contracts and Financial Structure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 Grossman, Sanford J. and Oliver D. Hart.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vol. 94.
[4] Aghion, P. and P. Bolton. An Incomplete Contracts Approach to Financial Contracting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2, vol. 59.
[5] Alchian and Demsetz. 1972.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2 (December): 777-795.
[6]De Alessi, Louis."Ownership and Peak-Load Pricing in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17 (Winter 1977): 7-26.
[7] Maxim Boycko, 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W. Vishny.A Theory of Privatisation,The Economic Journal Vol. 106, No. 435 (Mar., 1996), pp. 309-319.
[8] Julian Franks and Colin Mayer, Ownership and Control of German Corporation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Vol. 14, Issue 4, pp. 943-977, 2001.
[9]杨其静.合同与企业理论前沿综述[J].经济研究, 2002(1) .
[10]白重恩等.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05(2).
[11]陈共荣,曾峻.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演进及其对绩效评价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5(4).
[12]定守海.股权改革的三阶段托宾Q效应[J].南开经济研究,2006(5).
[13]高闯,邵剑兵.公司治理模式的演进机理和发展模式[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1).
[14]郎咸平著. 郎咸平学术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7(10).
[15]李维安,张国萍.经理层治理评价指数与相关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5(11).
[16]李维安等著.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7]林毅夫,蔡昉,李周.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
[18]施东晖.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及其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2003(9).
[19]王化成,刘俊勇,孙薇.企业业绩评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0]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