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社会关系视角的相关性研究在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研究中,独立董事的专业特长和其职业背景常常被当着同一个词,实质上,基于不同的视角,这两个词是有着较大区别的。因为,专业特长更多的是独立董事自
( 三 )社会关系视角的相关性研究在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研究中,独立董事的专业特长和其职业背景常常被当着同一个词,实质上,基于不同的视角,这两个词是有着较大区别的。因为,专业特长更多的是独立董事自身的特长,他是运用自身内在的优势为企业带来绩效;而职业背景则更多的是该独立董事目前处于什么样的职位,能借助外力给企业带来效益。比如,同为财务方面的专家,一个是高校教授,一个是会计师事务所高管,他们就有着共同的专长却具有不同的职业背景。Yangmin Kim(2007)认为独立董事有三大职能:一是监督管理者,二是为管理者提供建议和咨询,三是为公司发展提供外部资源。按照Yangmin Kim对职能的划分来看,独立董事的专业特长更多地是使其履行第二职能,而其职业背景更多地使其履行第三职能。所以,本文在划分的时候就把专业特长放在了行为理论视角下,而把职业背景放在社会关系视角下,因为,职业背景决定不同的独立董事会动用不同的社会关系。Ungson、Steers和Park(1997)指出独立董事的社会关系可以为公司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发展和交流的途径,对公司的发展和业绩的提升有积极影响。Lee、Rosenstein和Wyatt(1990)认为,在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任职的独立董事可以利用自身在金融界的社会资源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Agrawal和Knoeber以1987年《福布斯》800强企业中的264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在那些以政府为主要客户的企业里,有政治经验的董事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占据了更加重要的地位。还有关于地域性的研究也应该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地域性即独立董事居住地与公司所在地是否一致。谭劲松等(2003)统计发现,上市公司一般喜欢选择与公司所在地为同一地区的人担任独立董事。高雷等(2007)通过实证得出独立董事如果居住地和工作地点一致,更容易获得一些资源。近期,在所有的职业背景里面,政治关系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并引起高度重视。关于政治关系的研究,Kiang(2006)提出 “关系是王”的论断,Goldman等(2009)用有政府背景的董事作为变量进行研究,魏刚等(2007)也注意到来自政府和银行背景的独立董事越多,公司经营业绩越好。陈旭东等(2007)认为,具有政治背景的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正相关,因为具有政治背景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更可能会受到政府的扶植。王丹妮,郭霞(2010)对政治背景分级别进行检验,发现无论是有着国家级、省级还是县市级政治背景的独立董事都对企业价值有正面影响。独立董事政治关系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目前较少,但在象中国这样注重关系的国家,这方面的研究将会继续下去。通过以上的分析,基于社会关系视角,更多的研究者倾向于认为独立董事社会关系与公司业绩呈正相关。可以看到在未来对政治关系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但是由于这一问题的特殊性,使得在搜集数据时有一定困难。另外,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注意,独立董事的专业特长和其职业背景不能完全等同,应该既从独立董事内在的专长与业绩的关系,又从独立董事从事的职业为公司提供外部资源这个角度,分两方面去检验其相关性。
( 四 )激励理论视角的相关性研究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以人的需要为基础,对激励的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确定影响激励的各种因素,寻找科学的激励方法,其目的是提高激励结果的有效性,从而调动独立董事的工作积极性。关于独立董事激励的研究,谭劲松等(2003)认为有效的激励包含三个方面:法律、经济和声誉机制。法律机制侧重于约束,经济侧重于激励,而声誉机制则侧重于两者一的并重。在这里,从独立董事的声誉和独立董事的薪酬两方面分析。关于声誉的研究,一般认为,独立董事大多数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学术地位,从而具有较好的公众形象,一旦其声誉受到损害,其作为独立董事的资本将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越具有声望的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将有积极的表现,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关于薪酬的研究。一方面,JMorck、Shleifer和Vishny等 (1988)的研究表明,用托宾Q值衡量的公司绩效与董事会成员拥有的股权数量正相关,说明独立董事拥有股权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有一定的关系。Hermalin和Weisbach(1998)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以激励为基础的报酬制度能提高独立董事监督企业经营的效率。有人认为在我国现状下,独立董事认真履行职责的成本太高,而报酬很低,从而认为独立董事在我国根本不能发挥作用,即如果缺乏足够的物质激励,会造成独立董事的懈怠和逆向选择现象,所以需要薪酬激励;另一方面,基于独立性的考虑,如果给独立董事的薪酬过高,使独董对薪酬产生依赖,将会影响其独立性。谭劲松等(2003)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中发现,从2万-4万元的区间开始,独立董事的薪酬与公司业绩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公司业绩随着独立董事的薪酬增加而上升,在8万-10万元的区间达到最大,到了10万元以上的区间,公司的业绩再度趋于下降。他们认为应该把握好一个“度”,否则会影响其独立性而形成负相关。在以上的分析中,无论是激励的积极效果,还是因为缺乏独立性的消极作用,以上两种观点都是在承认独立董事薪酬与公司业绩存在相关性的前提下展开研究的,因而可以归纳为“有关论”一派。而关于独立董事薪酬与业绩的因果关系,究竟是薪酬的多少决定公司业绩的好坏,还是公司业绩的好坏决定薪酬的多少?Himmelberg (1999)将变量由系统性因素决定的性质称之为变量的“内生性”(Endogeneity)。与“有关论”对立的即认为独董薪酬是内生变量,倾向于得出不相关论的结论。于东智和王化成(2003)对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研究时认为,绩效越差的公司越有可能聘请独立董事,因为在相应的会计期间聘用独立董事的公司可能会增强市场对其的信心,独立董事只是公司绩效的被动反应。
三、研究述评
国内外学者对有关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业绩之间关系的结论可谓众说纷纭,应该看到,之所以导致这些结论的迥异,是因为有关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关系的每种可能都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而不同的理论基础很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就分析技术上来看,也有着很多差异:采用的计量方法不同。研究人员在实证建模时,有的使用线性回归模型,有的使用非线性回归模型,有的则采用分段线性回归的方法;有的采用单一方程,有的则是联立方程。计量方法的不同,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实证结果的差异;各个学者采用的研究数据不同,有的用市场公开数据,有的用调研的数据,最终研究的结果也会产生差别;不同研究人员所选用的研究样本是不同的,选择样本时无论是样本规模、样本公司的特征、样本期等都存在显著差异,样本数据的口径也经常不一致;对指标的界定不同,研究人员在对业绩衡量指标的选择上,有的使用市场指标,如托宾 Q值和市盈率指标;有的使用会计指标,如ROA和ROE等。此外,控制变量的差异也十分重要。关于国内的研究,下面统计国内文章得出的全部结论,在知网数据库里,先输入“独立董事”字样,然后分别在结果中查找:“业绩”、“绩效”及“效果”三个词,及几篇相关的其他文章,共得出关于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经营业绩相关性研究的实证研究论文62篇,由于外文文献搜集的难度,在数据统计方面只涉及中文文献。表中,第三列是对每个变量在这62篇里面出现的次数进行累计。第四列是每个变量与业绩相关性结论的累计次数,按照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的顺序依次列出如(表1)。从国内的研究文献统计数据来看,独董比例出现了50次,说明我国的研究主要仍然停留在这个方面,这种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独立董事在提高公司绩效方面起到的作用,但其作用是很有限的。由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后,独立董事制度才真正开始引起各国广泛关注并得到完善,而在此之前的独立董事制度还尚不完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作用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因此,不一致的结论也可能是目前不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造成的。另外,关于行业专长、出席会议情况和独董薪酬出现的次数也较多,分别为23次、20次和23次,说明这方面的研究正在引起国内研究者的重视。其实,通过分析还发现,以上划分的几个层次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独立性”在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实证研究给制度制定带来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怎样最大限度地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