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分流视角下的高货币化比率调节机制探析(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宋嘉薇 吴畏 发表于:2012-05-14 21:47  点击:
【关健词】货币化比率 通货膨胀 储蓄分流机制 最优储蓄分流量
(二)影响通胀后新增货币供给的因素 通胀引起的新增货币供给多寡,与政府政策选择、金融制度、整体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等多个因素相关。如货币供给具有足够外生性,央行的货币政策要在失业与通胀以及其他利益取舍中抉

  (二)影响通胀后新增货币供给的因素 通胀引起的新增货币供给多寡,与政府政策选择、金融制度、整体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等多个因素相关。如货币供给具有足够外生性,央行的货币政策要在“失业与通胀”以及其他利益取舍中抉择;如货币供给外生性不足,则应具体分析造成该经济体货币供给外生性不足的原因,结合制度、政策等因素分析通胀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我国储蓄分流机制作用效果有限性分析
  (一)储蓄刚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向居民部门倾斜,成为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长的原动力。由于我国相关制度改革不确定性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住房价格不断推高,医疗、教育支出较大,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没有形成,信息披露、准入机制等制度尚不健全,老百姓投资渠道有限等原因,我国储蓄具有刚性特征。我国虽然储蓄量大,但由于存在储蓄的刚性,储蓄分流量有限。
  (二)资本、资源货币化进程
  张文(2008)指出,我国的货币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产品货币化阶段,商品的生产、买卖均自由化,随着劳动力市场与金融市场获得一定程度的解放,产品货币化阶段也基本结束;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资本和资源的货币化阶段。随着资本要素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土地、房屋、国有企业资产、非流通股权等资产以货币为媒介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这必将导致货币需求的增加,因此能吸收大量的“超额货币”,使通货膨胀压力得以缓解,储蓄分流机制失去启动条件。
  (三)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货币供给内生性是指货币发行者被动地根据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货币需求量来决定货币的供给。我国的货币供给就基础货币的三个来源渠道而言具较强的被动性质,不仅基础货币投放快速增长,而且货币乘数也大幅提高,最终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快速上升。尤其在再贷款过程中,由于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地方国企的“投资饥渴症”就很容易蔓延到央行的信贷决策过程中,引发信贷扩张的倒逼机制。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一直在高位运行的货币化比率累积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正处于温和通胀中。这种温和的通胀,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和投资,扩大了总需求,信贷也有扩张趋势。此时,即使银行失去了大量扩大信贷的基础——储蓄,“倒逼机制”也会使央行增加再贷款以满足企业的信贷需求,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因此,通胀后由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引起的新增货币供应量抵消了储蓄分流量,使得上述机制效果不明显。
  (四)国家相关政策的综合效应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务院于当年末出台了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央行配合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保证经济增长。这些举措,不仅实现了“保增长”的目标,居民收入增加,储蓄进一步积累,也造成了货币的大量投放。政府直接投资的行为影响了货币供给,也较大程度上抵消了储蓄分流的作用。
  结论及建议
  要改变我国货币化比率畸高的现状,从改变储蓄分流机制制约因素的角度去思考会得到如下启示:第一,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减小贫富差距,从本质上缓解储蓄刚性问题;第二,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尤其是完善股票和债券市场,引导资金的合理配置以分散居民存款,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各种风险,使居民预期从投机性转为投资性;第三,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从而削弱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同时,中央银行也应进行多重政策工具的创新, 使政策运用更加符合市场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易纲.中国的货币化进程[M].商务印书馆,2003
  2.张杰.中国的高货币化之谜[J].经济研究,2006(6)
  3.殷孟波.我国经济货币化比率畸高的经济学分析[J].学术论坛,2006(5)
  4.张文.经济货币化进程与内生性货币供给—关于中国高M2/GDP比率的货币分析[J].金融研究,2008(2)
  5.蔡如海,刘向明.中国的货币化与金融化:影响因素与演进趋势.金融论坛,2008(5)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