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和迅速发展,同时它也提醒了人们对生存空间的多重认识,首先表现在对环境的切身影响的觉醒,开始审视居住空间的改善,以及对绿化、清新空气需要的必要,进而重视到环境的美化,并发展成为在城市建设中设置公共艺术成为一种高雅风尚。
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形成与开展,仅仅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在20世纪之前,封建的统治既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意识”,也更不可能出现现代概念上的“公共艺术”。至于兴建城市雕塑,在彰显神权和王权艺术的封建社会根本就不可能实现,也缺乏生存的土壤。所以,中国古代的雕塑史也是一部缺乏城市雕塑的历史。即便是在二十年前我们一些放置于城市中心的雕塑也主要用于教育和纪念功能的作品,虽是放置在城市中心,但显示的公共艺术的内涵却是单一的。
当我们重新认识历史上的公共艺术时,不难发现它太多的与宗教和统治者的权利有关,中国众多的石窟和陵墓艺术便是极好的例证。打开世界艺术史时,也充满了这方面的实例。
但也必需认识到,“公共”一词,它代表的是公众,它不同于在美术馆和画廊的艺术陈列,它以大多数人的艺术品味为追求的前提。过去所推崇的大多为纪念性的公共艺术,如伟人、文化名人和英雄人物的纪念碑雕塑,它均有着明确的宣传导向。大多由官方出资建造,目的让人们敬仰,而它的质量均取决于官方和个别艺术家的关系。
现今由于广大民众对公共事物参与意识的逐渐增强,对公共场所的艺术设施的参与也主动多了,开始时一些公共艺术设施因为是从无到有,群众很少表示不满,但日子久了会对一些不成功之作,出现要求拆除的愿望。
人类对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总在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当我们从工业社会跨入信息社会,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城市作为人类工作地点的职能将随之转变,人们在城市中主要从事消费、娱乐、愉悦审美和富于创造力的文化交流,这种新的都市生活需求促使我们不得不改变我们的观念。
相对人类的其它创造成果,城市建设的发展因为人们不断改变的需求,永远没有最终的完成体,它始终处于不断的交换发展之中,并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人们迫切需要提高自己所居住环境的艺术质量,并逐渐对其文化特色所反映的精神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公众艺术既然是公共的艺术,面对的是人类的整体利益,它不是对日常生活的局部介入和装饰,而是以哲学、美学、历史、艺术观念为指导,从整体上介入人类的生活方式。它综合性的特征包括自然、科学、环境、人文、生态、技术等不同角度的研究影响人们的生存方式、环境空间、建设艺术化的生存环境。
如果说城市是由众多不同的要素组成的话,那么众多的建筑、景观、自然风貌、历史文脉相存一体,就诞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广义的“公众艺术”,它强调的是综合的城市设计,将整个设计思想融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之中。运用所有元素创造出一个艺术化的环境,这些元素包括建筑、山丘、地形、城池、树木、流水、城市家具、交通等等,并以整体的视觉造型为出发点,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将规划设计,历史环境保护,城市的整治、更新、变换纳入一个大的视觉系统加以考虑,使之纳入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之中。建筑与雕塑与环境艺术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环境艺术是一个融时间、空间、自然社会和各相关艺术门类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一个各种因素融合为一的系统。一般来说,建筑就是环境艺术的主体,而雕塑虽不能为环境艺术包打天下,但它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雕塑是艺术。作为环境艺术的主体,建筑不可能完善自己,它还要从系统的概念出发,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环境雕塑,环境绘画,工艺美术,书法以及文学的作用,统率并协调各种因素达到一种统一完整的形式。环境艺术追求将建筑及雕塑等诸种构成因素紧密联系,全面协调,从而使整个环境达到一个更高的格调。
广场建设在我国是个年轻的学科,虽然它至少与共和国同龄,但与西方二千多年的广场艺术史相比,只能算个刚堕地的婴儿。几十年断断续续的建设中,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怎样使我国传统深厚的建筑文化,雕塑文化与现代广场建设从根本上融合,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广场艺术形象。这是有待我们景观设计师与雕塑家们解决的难题和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