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
教育的改革发展可划为四个时期:1977—1984年,拨乱反正,恢复整顿的阶段;1985—1989年,全面开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3年,教育发展的经济主义时期;2003年至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的时期。由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思想解放在教育领域未深入进行,教育的重建系回到20世纪50年代的计划体制。20世纪80年代以体制改革核心的教育改革取得一定成就。20世纪90年代之后,教育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体制改革停滞,出现官本位、行政化价值的回潮,教育走上被称为“教育产业化”的轨道。面向未来的中国教育,需要解放思想,促进改革开放,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二、“钱学森疑问”解决的前提条件
对于人才的培养是要有一系列的前提条件的,不是我们改革一项就能发展起来,这些条件总共有十个方面,分别是自由、时间、引导、环境、兴趣、悟性、怀疑、否定、超越和创造,这里面既有了充分条件也有了必要条件,十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却一不可。前四个方面指的人才生存的“土壤”,后六个方面是那些人才可能成为人才,无论在那个时期,无论在那个阶段,人才辈出的时候肯定是符合这些条件的。
选取里面的几个词语进行一下解读,其他的大家可以根据思路去自己思考,说说自由,这个自由主要是指思想自由,提起这个思想自由,其关键在于向要成为人才必须提供有利于思想自由的环境,我们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有百家争鸣,在当时的齐国还有专门的包容了各个学派的稷下学宫,但是从那以后几千年的时间都没有了思想自由,所以,思想自由不是每一个群体和每一个时代都能提供的,从春秋战国之后到了汉代董仲舒在汉武帝的支持下独尊儒术以后,两千余年的皇权专职社会给予读书人是“学而优则仕”的灌输,其实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天才的诞生,特别是从隋代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基本上学的是圣人的术到,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民族气节、尊礼守道的知识分子,但同时也扼杀了人们自身的创造力。我们的儒家思想本身是先进的,只是让封建统治者所取用变成“食君俸禄,为君分忧”代言,而那些学着从一开始就注定以“升官发财,光宗耀祖”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这样自然造成了思想的禁锢,这样人们从踏上学习这条路开始就被阻断了杰出人才走向学术研究于文化思想事业的途径。
再来谈一下时间,对于学术研究,无论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还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真正的天才人物的诞生,要有充足的时间保障其思想自由条件下进行研究活动,我们都知道的季羡林老先生,在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内不能静下来安心搞学术,因为早年间进过牛棚、挨过批斗,自己最为引以自豪的拥有创造力的黄金时代荒废了,但是季老是一个特例,到了晚年重得闲暇并且在学术上绽放出应有的光彩,如果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遭遇过这样的打击和不安静的生活后,得过且过的度过后半生应该是第一选择。这样看来,我们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应该有着最好的平台,我们其实一点都不缺乏人才所具备的天生条件,但是所需要后来培养的环境确实让众多的人才从此埋没了。打个比喻来说吧,这人才就像是锥子,这锥子放在裤兜里,要么凸显出来冒出头,要么反过来去扎自己。我们不要让人才都扎自己,还是要充分创造条件让人才冒出头来。其中充分的时间保障是很有必要,不要让众多的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才去搞自己不擅长所并不突出的行政工作或是占用自己太多时间令自己无力继续搞好研究的事情。
最后再来谈一下兴趣,我个人认为兴趣是对于个人能否成为人才第一位的因素,我一直崇尚这样一句话:喜欢的事情去做成功的可能性才会大,这个喜欢最初的含义就是你要感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创造和拥有悟性的前提,如果我朝着自己的兴趣去努力,成功的几率必然比从事不喜欢的事情要强的多,当然这里所说的兴趣是指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在伦理道德范畴内的兴趣,我们每一个都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一个事物或方向产生兴趣,我们在最初上学的时候到真的长大成人这个过程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感兴趣的事情,但通常情况下都有一个让自己感觉到最想去做的事情,我们朝着自己的有兴趣的方向去努力,成为人才的可能性才会增加。只是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无法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前进或者说是这个过程要付出很多很多,这样一来自己认为有兴趣的事情只能埋藏在自己的心中而无法实现,迫不得已的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最终的结果也就可以看到了,培养人才就无从谈起了。
限于篇幅的原因不能把每一个都一一阐述,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分析一下是否那些事属于自己的缺乏因素,那些是属于社会环境方面的,只有人人都能做主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才能走向发达。
参考文献:
[1]袁先潋,学校文化力建设策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2]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