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提琴的发展
如果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掘大提琴的表现力,那么我们一定要了解它的历史。大提琴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末,是一种被称为“viola dagamba”的乐器(即古大提琴),这种古老的乐器共有六条弦,又称“膝琴”。大提琴的原文为“violoncello”,是指大型的提琴之意。今天的“cello”,体积大概是小提琴的2倍,琴弓短而重,琴弦比中提琴低八度音。因为是大型乐器,所以不像小提琴、中提琴夹在肩膀上,而是着地靠在左肩上演奏,也由于体积的关系,桥的弧度比较大,弦和弦之间的距离较远,右手无法像小提琴一样快速地移动到其他音,但左手可以不用拇指支住乐器,必要时可使用所有指头按弦,产生一般小提琴和中提琴所发不出来的声音。古大提琴的音色十分柔和,有朦胧之美。但到了十七世纪,由于广场演奏的机会增加,音量要求增大,故有必要将古大提琴加以改良。经过一段时日的尝试和研究,终于产生一种最完美的乐器——大提琴。其改良成就在于音色柔和有张力,优雅富有魅力,体积大小适于合奏或行进间的演奏,进而也拓宽了大提琴的演奏形式。而在发展过程中,更有巴赫为首的作曲家,给予高评价的肯定,并作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名曲,使大提琴能在十八世纪取代当时仍颇受喜爱的古大提琴,成为该型乐器的主流。此后,几乎每个作曲家都把大提琴列入演出目录中,使大提琴的技巧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在弦乐器中,除了小提琴,大提琴是担任独奏最多的乐器。由于大提琴是中低音乐器的代表,它那沉重、委婉、伤感、略带有人声般磁性的声音在大提琴的琴弦上流逝时,大师们则以各种方式捕捉刹那、感受永恒。经过不断的发展,现今的大提琴可自如演奏音阶及半音阶,并能自如地演奏各种音程跳动和装饰音,在一根弦上,可拉奏滑音等技术的成熟使大提琴的表现力更加丰富,更有魅力。
二、在不同演奏形式下大提琴的演奏心得
在器乐的演奏形式中有很多种方式,独奏、合奏、重奏、协奏等。具体到大提琴的演奏形式中,应用更常见的有独奏、不同乐器的重奏及弦乐四重奏、协奏、交响乐等。
1、独奏。一个人演奏一件乐器,有时会有其它乐器伴奏,是器乐演奏的形式之一,大提琴成为独奏乐器比较晚,这和它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大提琴家的音乐会曲目可分为四个主要的领域:无伴奏大提琴曲;与管弦乐队或键盘乐器合作的大提琴小品;变奏曲;改编曲和幻想曲。由于大提琴独特的而又丰富的音色,并且拥有广泛的音域,音响如人声般优美,独奏为它提供了很大的自我展示舞台。在独奏中大提琴的作用就是要成为全场的主角,所以要求演奏者具有较高的演奏技能和对作品要有深刻的理解,在体会作曲的意图同时,演奏者要进行二度创作。在独奏的演奏形式下可以让演奏者摆脱束缚,能够自由地表达,展现演奏者的个性。在独奏时,演奏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排除杂念将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奏中,再通过大提琴独有的各种音色的变换,各种演奏技巧的运用,最大限度地感染观众,展现大提琴独有的魅力。大提琴独奏曲中代表作之一是巴赫的6首组曲,这套组曲对大提琴演奏史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是巴赫为数众多的作品中最具“元素”性质的巨作之一,结构严谨,精密,高度理性又平易近人,内涵深刻又时时洋溢着情感的光辉,是音乐史上难得具有理念的高度、情感的深度、技巧的难度和接受的广度的杰作。它被称作大提琴的“旧约圣经”,是演奏家技术与修养的试金石,而从作品的总谱上,更显示出巴赫对大提琴演奏技巧的创造性和预见性,是每个大提琴演奏者必习之作。
2、协奏。器乐协奏曲是为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以及管弦乐队所作的协奏曲,讲求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的对立。它形成于十八世纪,通常包含快一慢一快三个乐章。在最初,器乐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具有鲜明的特点,即乐队先奏呈示部,后由主奏乐器在乐队的伴奏下再现主题,在该乐章结尾处还有华彩乐段。从十九世纪开始,这种模式不再被严格遵循。在协奏的演奏形式中,大提琴依然处于主导作用,但是和独奏相比限制会更多,因为有一支管弦乐队在与你合作,所以在同乐队合作前要有充足的前期准备,首先一定要仔细地阅读乐队总谱,对作品进行全面深入地理解,并与指挥进行有效地沟通。在演奏过程中要把握好与乐队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乐队要有积极的互动,在主题呈现与技巧展现及乐队伴奏之间进行无痕地衔接,在乐句及乐段的处理上达成共识,做到同呼吸,有层次,准确把握作品风格,体现作品内涵。协奏曲(concerto)一词源自拉丁文collcertaye,原意是在一起比赛,协奏曲也就是两种因素既竞争又协作的意思,所以演奏者在演绎过程中不仅要呈现出独奏乐器及演奏者独有的性格,还要兼顾乐队,所以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是演奏成功的必要条件。大提琴协奏曲的代表作有:海顿的《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德沃夏克在1895年创作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等。
3、重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演奏者,各奏自己所担任的声部,同时演奏同一乐曲,达到非常和谐、协调、完美、动听的效果。重奏属于室内乐范畴,在房间内演奏,音量不太大,但非常复杂、细腻、深刻和严谨。重奏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的三重奏,弦乐四重奏等。由于作曲家们处在各个不同的时代,使用的创作技巧手法、音乐风格各异,如何正确地掌握、理解、表现作品的内涵,当然也就成了演奏者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为了在演奏过程中保证乐曲的完美表达,每个声部成员先要对乐曲有统一的认知与理解,还要有良好的沟通。其次,在演奏过程中要有良好的音准、准确的节奏、默契的配合。和独奏相比,大提琴演奏者要收起锋芒,要与其他演奏者共同合作演绎作品,在运弓时的弓速,弓压要更多地考虑合作者及作品的要求,并且音色要与其他的合作乐器达到和谐,力求声部之间达到平衡。尤其要引起重视的是,在重奏演奏中大提琴所处的位置是低音声部,有时作为伴奏乐器出现,有时作为旋律出现,所以乐谱中所标明音符的时值和力度的变化要准确体现,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情景,这样才能体现出大提琴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乐曲具有丰富的层次,准确表达作者意图。重奏中弦乐四重奏是目前最主要和最受欢迎的室内乐类型,由于在音色上相近以及结构上的严谨,对弦乐演奏家来说都是非常严苛的考验,而透过精湛的演奏技巧与完美的合奏默契更能表现出音乐本身丰富的内涵。 4、交响乐。一般是由大型管弦乐队在交响音乐会上演奏的音乐作品。交响乐是人类音乐文化的高级形式,交响乐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等多样表现手段。它的音乐内涵深刻,层次感丰富,有较严谨的结构,表现手法顿挫分明,能将听众带入音乐意境和想象空间。交响乐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与发展上最富于矛盾和对比冲突的特性,就一般来说,交响音乐以其擅长的戏剧性的矛盾与冲突,在多乐章宏伟的结构中,强调音乐主题形象的对比,善于调动管弦乐器丰富多彩的交响性音色和创造出多姿新颖的管弦乐音响,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绚丽斑斓的社会生活。在交响乐中大提琴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也是中低音声部的主体,拥有广阔的音域,能奏出比中提琴更低沉的声音,也可以发出非常光辉优美的高音,它不似小提琴的轻快,但音质柔和,正好担任管弦乐中低沉的音域。适合扮演各种角色,有时加入低音阵营,在低声部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则以中间两根弦的演奏起到节奏中间的作用。大提琴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作曲家赋予其表现如歌的旋律使命,整个大提琴组奏出的美妙旋律,足以令交响乐队中任何其他乐器都相形见绌,当然在交响乐的演奏中大提琴多是以低音声部出现的,此时的演奏要摆脱个人意志,首先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了解作品背景和作者,把握作品风格。其次要与声部成员在音色、指法、弓法上达到一致,做到统一和谐。在演奏过程中确保统一的音准,准确的节奏,在弓子运用上把握发音点,由于属于低音乐器,在发声时会有延迟现象,要提前做好准备把握好发声点,以保证与其他声部的无痕衔接。在运弓的位置上和弓速上,要根据乐曲和指挥要求及时调整。最重要的一点,在演奏过程中要随时关注指挥,因为在交响乐中指挥是乐曲的第二作者,也是让乐队统一和谐合作的纽带,所以一定要随时随刻关注指挥的力度变化,节奏变化,体会指挥意图,将指挥的意图(节奏和音乐感等)融会到自己的演奏中来。在演奏时要学会仔细倾听,及时调整以保持本声部的统一及各个声部的音响平衡。交响乐队在演奏交响音乐时就非常需要一个质量较高的音响,然而交响乐团中包括了数十种不同类别的乐器,并且它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和个性,所以要了解它们以及每一部将要演奏的作品里本声部与相关声部的关系,从而在演奏过程中能更好地配合,更好地融入到音乐中去。要想成为合格的大提琴演奏员,在交响乐队中要学会忘却自己,融入乐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留意新指挥的手势变化,要有应变能力,在演出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影响可能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指挥的错误手势、合作的独奏家出错、其他声部出错导致自己的演奏和大家脱节时,及时准确地回到正确的地方,继续演奏。在音乐会中能把排练时的意图都做出来,始终保持理性与激情的平衡,这样就能展现出大提琴在交响乐中的魅力。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