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在访谈中曾说过扎花圈的时候,花是一朵一朵做起来,刚开始做的时候,你会觉得它们可能跟树上的花,或者是野地里的花,或者是插在花瓶里的花没多少区别,可是当这一朵一朵的花最后组成花圈的时候,你知道它不
毕淑敏在访谈中曾说过“扎花圈的时候,花是一朵一朵做起来,刚开始做的时候,你会觉得它们可能跟树上的花,或者是野地里的花,或者是插在花瓶里的花没多少区别,可是当这一朵一朵的花最后组成花圈的时候,你知道它不一样了,它代表着一个生命的完结。”⑤正如同小说结尾烈士陵园两角安放的两个纯白色小花圈上那对小小的白蝴蝶,化成银灰色从烈火中比翼飞出,牺牲将士的子弟们将继续沿着兄长们的步伐在昆仑山上印上一行新鲜的脚印。
作为经历过十年浩劫时期的女作家,毕淑敏的创作风格、内容和笔触模糊了性别,就如同她的经历一样“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男人和女人的界限被涂抹得很模糊”,⑥她借死亡的瞬间性、不可抗拒性及其对人生的毁灭性来表现生命的尊严,肯定死亡的价值。“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纪伯伦)死亡固然是一种不幸,是难以承受的人生痛苦,但它与生的对立却又标志着真实的生命存在。
毕淑敏前期的小说创作中主要叙述了自然和政治环境对生命的栓桔,虽然个人存在的价值没有更多地体现,在死亡本体意义上有着局限性,但她侧重从生命与人性的视角表现军人在严酷环境中的艰难生存与生命抗争。在挑战生存极限的条件下,边防战士用美好的青春和顽强的精神完成了一次次壮举,通过人物在特定生存境遇中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与奉献情怀体现了生命的可贵和人生的价值,使生命的存在超越既有的局限,从而获得无限的生存张力。
毕淑敏从自然环境和政治环境与人的对立中彰显生命的宝贵,生命的崇高,能够引导中国这个具有复杂天命观念的民族去思考死亡,使人们平心静气地同审生一样去审死,思索现实中种种与生死相关的矛盾,可以视死亡为完整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坦然面对人生的弥留之际。在她看来,“这个终点必然矗立在远方,不管你眺望与否,它是踏踏实实地呆在那个地方。我们的生命是一个向着死亡的存在,我们确知我们将有一个终点。在未曾抵达终点之前,如何来使用一己的生命,是每个人非常重要的问题。并不因为你回避它,它就不存在。”⑦死亡虽然不可抗拒,但可以超越,一个人如果在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时,能够做到勇敢、坦然和安祥,那么,他就维护了生命的尊严。这使当下社会的人们认真了解生命的宝贵和崇高而审视反思自身,今昔对比从而受到灵魂的震撼,珍惜生命,珍惜当下。
注释
① 毕淑敏.毕淑敏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7:56.
② 毕淑敏.毕淑敏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7:28-68.
③ 毕淑敏.毕淑敏作品精选.写作是一种命运.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7:304.
④ 毕淑敏.毕淑敏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7:31.
⑤ 毕淑敏访谈.环球名人坊,2010.10.
⑥ 毕淑敏.毕淑敏作品精选.写作是一种命运.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7:303.
⑦ 毕淑敏访谈.环球名人坊,2010.10.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增补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2] 杨婷.毕淑敏、余华小说死亡主题比较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5.
[3] 王海艳.论毕淑敏创作的生命情结与审美超越[D].山东师范大学,2009.6.
[4] 蔡安延,赵华.毕淑敏小说中死亡意象的精神蕴涵[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9.
[5] 贾丽萍.论毕淑敏小说的死亡观念与生命意识[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12.
[6] 贾丽萍.向死而生——毕淑敏小说的死亡主题透析[J].小说评论,2000.7.
[7] 毕淑敏访谈.环球名人坊.2010.10.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