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何要批判传统
我们说鲁迅是文化批判的“急先锋”,他如此激进而彻底的批判传统又是为何呢?
第一是因为传统讲究中庸,而鲁迅却主张“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传统喜好大团圆,“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觉得“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理水》中有所体现)。这就导致中国的实践结果往往是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其结果是为了得正,只能先矫枉之,即为了达到改革传统旧俗的目的必须有力而彻底的否定它。就像鲁迅为了说明当时的中国所构建出来的“铁屋子”,人们即将闷死,如果有人提议开几个窗户是会遭到反对的,但如果提议整个拆掉屋顶,那么可能大家还是倾向于开窗子。为了达到革新文化的目的,他必须先做恶人全盘的否定之。
第二,旧文化固然有优秀的部分,然而不加改变则会让中国人永远做侍奉主子的材料,苦下去。在《拿破仑与隋那》中,鲁迅这样写道:“杀人者在毁坏世界,救人者在修补它,而炮灰资格的诸公,却总在恭维杀人者。这看法倘不改变,我想,世界是还要毁坏,人们也还要吃苦的。”当时的主张是维持现状,而实际上维持现状的结果就是一成不变,通向过去。必须以现实为标准去重构传统和准确把握历史,找到现实需求与历史精华的连接点,才能在此基点上取得文化创造的突破。
第三,鲁迅反抗和批判的是传统文化反科学、排他性、抵抗力、反人性,稳定而固化的一方面,说鲁迅反传统,道出了他的主导精神,但并不全面。他的反传统在社会制度、封建等级观念、政教观念方面、主要是破除,而在文艺等方面,则主要是冲破、超越、创新,也就是占有、掌握、分析、批评、消化、吸取有益的成分进行创造,并非完全断绝与传统文化的联系。①
第四,鲁迅反抗传统是为了助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中国传统是群体主义文化,传统中的个体异变为集体秩序中服从于集体,而没有个性与自由自主自觉的个体。鲁迅反传统思想力抗强者,极力唤醒传统桎梏下早已麻木的国人灵魂,使他们成为自由存在的个性主义者。为此他开创了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题材,创造出一批被压迫被愚弄的平凡国人魂灵,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充分反映了鲁迅反传统思想以具有个性、平等、自由、自主的人为本位,以普通人为本位,以社会底层人为本位,以被侮辱、被损害者为本位的弱者本位思想。②只有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与价值也和强者一样得到了,中国人的人权和尊严才能得到保证。
再看今天的国学热
北岛在《时间的玫瑰》中有这样一段话:传统博大精深与个人的势单力薄,就像大风与孤帆一样,只有懂得风向的帆才能远行。而问题在于传统就像风的形成那样复杂,往往是可望不可及,可感不可知的。中国古典诗歌对意象与境界的重视,最终成为我们的财富。我在海外朗诵时,有时会觉得李白杜甫李煜就站在我后面。当我在听杰尔那蒂·艾基(C,ennadyAygi)朗诵时,我似乎看到他背后站着帕斯捷尔纳克和曼杰施塔姆,还有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尽管在风格上差异很大。这就是传统。我们要是有能耐,就应加入并丰富这一传统,否则我们就是败家子。
传统文化终究是中国文化复兴不能绕过的一环,它必须建立在对传统的现代解读和再创造基础之上。对此鲁迅亦在《文化偏至论》中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诚若为今立计,所当稽求既往,相度方来,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他所说的“物质”和“众数”就是科学与民主,他已经走到了时代的前端,不说五四,就算到今日而言,就算中国学到了先进科学,建立了民主制度,如果精神不张、个性不立也是无济于事。所以传统文化复兴之重点乃在于建立独立自由的人格,丰富强大人的素质。一味追求西方科技与典章制度而无视人性根源,则是舍本求末。
反观今日,独立自由人格之建立依然遥遥未见,那么宣言、论坛、读经、祭孔这些形式又与空中楼阁何异呢?中国人何时开始勇于自我审视与自我超越,那么传统文化中刚健自强、厚德载物精神真正重现人世也就为时不远了吧,那才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真正复兴!(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注释:
① 《“五四”时期鲁迅与传统文化》陆耀东
② 《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现代化》王明科
参考文献:
[1] 鲁迅.故事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 王培元.鲁迅作品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 王明科.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现代化.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
[4] 陆耀东.“五四”时期鲁迅与传统文化.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
[5] 北岛.时间的玫瑰.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发表流程:提交论文----推荐期刊---确定后付定金(填写资料)---审稿---录用通知---全款-----出刊后杂志社寄杂志
如果不录用退还定金。部分期刊可以支付宝交易。
推荐期刊:《群文天地》《短篇小说》《金田》《芒种》等期刊,更多请联系在线咨询客服。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