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对孤独和异化的消除还是延续?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朱传莲 发表于:2013-04-06 00:14  点击:
【关健词】孤独:异化:流亡;存在主义
摘 要:孤独和异化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主题。作为向传统文学告别向现代主义迈进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也成了现代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讨论到人的存在时,必然会涉及到存在主义。本文旨在用存在主义来解读《肖像》中斯蒂芬成长中的异化和孤独,他最后选择流亡并不能解决其所遭遇的异化和孤独。

               作者简介:朱传莲(1987-),女,云南曲靖人,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前言
  詹姆斯·乔伊斯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肖像》并不是乔伊斯作为小说家最有名的作品,但是比起《都柏林人》、《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苏醒》,《肖像》更容易读懂并且篇幅比较短,而且小说描述了许多乔伊斯的生活经历,所以越来越多的批评家对该小说产生兴趣。小说讲述了主人翁斯蒂芬的成长过程,不同风格的语言和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展现了主人公在幼年、童年、青少年等各个不同时期的思想感情和心路历程。异化和孤独充满了斯蒂芬的生活和心理,使得他和家人、朋友乃至自己的距离越拉越远。最后,他选择了流亡来解决在爱尔兰所遭遇到的种种心理上和生活中的异化和孤独。其实,孤独和异化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是社会的人都必须要承受孤独和异化。这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斯蒂芬的流亡选择只会加剧他的孤独和异化,因为远离了自己的国家、亲人和朋友,孤独的居住在海外,孤独感和异化感只会加剧。孤独和异化是存在主义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用存在主义理论来解读《肖像》。
  孤独
  人的孤独是中外作家经常研究的主题,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孤独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境遇之一,是我们熟悉的情感体验。孤独是人的宿命,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事情会改变我们的这种命运。[1]法国作家缪塞也洞察到孤独的本体性,他认为孤独时与生俱来的,无法解决或改变的。在《肖像》中,斯蒂芬在与家人、宗教、同学和社会的疏远和对立中逐渐体验到了孤独的滋味,而且这种孤独感越演越烈。小说中,斯蒂芬在参加哈罗德十字街儿童晚会上,发现自己已经变得越发小心谨慎,沉默寡言了。当别的小朋友都在欢快的玩耍时,他却感到“自己是这一片欢乐的礼帽和遮阳帽中的一个阴影。”当他唱完一支歌回到屋里的一个小角落里时,他开始品尝到孤独的快乐。斯蒂芬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孤立处境,却无能为力。他既没能朝自己追求的生活迈近一步,也没能消除与父母和弟弟妹妹的距离。他甚至觉得自己和他们不是一个血统,他只是父母收养的孩子。斯蒂芬日复一日生活在可怕的幻觉之中,仿佛觉得自己已经置身于显示世界之外,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无法使他有所触动,甚至不能与他交流了,他能听到的只有自己内心深处怒吼的回声。他甚至连哪是自己的所思所想都分辨不出了。由此可见,斯蒂芬内心充满了孤独和寂寞,身边的家人和朋友都没能理解他的这种孤立无助心理。他的想法渐渐的与自己的行动拉远了,他一次次地把自己从幻想中拉回到现实社会中来,不断提醒自己是斯蒂芬·迪达勒斯。当他孤身一人站在小溪边时,感到满心欢喜,与那无拘无束的生命贴在一起;他孤身一人在那里,充满青春活力、无拘无束、心旷神怡。可能唯一能理解他孤立无助内心的只有大自然中的空气、水和不计其数的海贝和水藻。面对孤独,斯蒂芬选择创作,选择别人出来没有尝试过的事情,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见解。但是,到最后发现自己的孤立状态越来越严重,要时刻提醒自己是谁,在做什么。
  孤独感是现代社会的普通症候。斯蒂芬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再被社会和宗教束缚,选择做一个不是任何约束和限制的人。但是,人是社会的个体,人是社会的人,只要人生存在社会中就必须要受到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束缚和牵制。孤独是人类无法消除的情感体验,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群体,都要经受不同程度的孤独感。斯蒂芬所经历的孤独体验,也是我们这些社会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同样已经经历或即将经历的情感体验。
  异化
  “异化”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指涉,其基本定义是“指个人认为自己和社会、自然、别人或自己相离相违的感觉”。侯维瑞在《现代英国小说史》中认为“现代派文学中的异化一般说来是指高度物化的世界里人的孤独感与被遗弃感、人与人感情上的冷漠疏远与隔绝以及人在社会上的孤立无依、失去归宿”。[2]异化是现代西方文艺展示的重要主题之一。乔伊斯在《肖像》中,惟妙惟肖地展示了一个艺术家的异化过程。主人翁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感觉到自己与家人,自己与朋友距离越来越远,异化程度越来越深。存在主义认为异化是一种处于或感觉自己是一个陌生人或局外人。小说主人翁斯蒂芬“一想到在世界文化的盛宴上他将永远只是一个自惭形秽的客人…”个人对社会和家庭的不满可能会导致异化。斯蒂芬在自我认识过程中逐渐感受到生活环境的冷漠,信仰的茫然和缺失,英格兰强势文化与爱尔兰弱势文化的冲击与碰撞,社会和家庭的异化与排斥。造成主人翁与家庭疏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的败落,不停地搬家,每况益下的经济状况让斯蒂芬饱受世人的白眼,并很快体会到世态的炎凉,逐步与家庭和社会异化。他的性格也变得沉默寡言。在第二章中,斯蒂芬认清了父亲的虚伪和自大,父亲在他心中的权威因此几乎丧失殆尽。在第四章中,斯蒂芬觉得他与曾经最爱的母亲距离越来越远,“母亲对他的不信任比父亲的自负更令他受不了。冷静地想想,其实他早就看出,随着他渐渐长大成人,母亲也渐渐对他失去了信心。她对他不信任,使他心中隐约产生了一种敌对心理,对她的恼恨犹如罩在心上的一团阴云…他隐隐约约地意识到他和母亲之间已经有了隔阂…”。斯蒂芬对社会和家庭环境十分不满,而这种个人与社会的异化又导致他的孤立社会地位,从而导致与他人的异化,与社会、与他人的异化最终必将导致自我的异化。在第五章中,乔伊斯通过斯蒂芬与系主任及林奇、克兰丽等人物的交谈充分揭示了他的异化感。他最终决定远走高飞,远赴欧洲过着流亡的生活,以此来解决他的异化感。
  但是笔者认为,选择流亡并不能解决斯蒂芬的异化感。
  流亡
  流亡最早是一个源自于《创世纪》和《出埃及记》的圣经典故,用来指堕落的人和违抗上帝的人必然要受到惩罚。在《肖像》中,异化导致斯蒂芬远离了家庭,放弃了友谊,拒绝了神职,放纵了欲望,深深地陷入了孤独感与异化感中,他最终选择了流亡,以此来摆脱爱尔兰社会和家庭的束缚。但是笔者认为,流亡并不能使他摆脱社会和家庭带来的约束,反而会加剧他的孤独感和异化感。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身边没有一个亲朋好友,没有可以完全推心置腹的对象,那么他内心的孤独感和异化感只会逐步加剧。流亡,并不是解决一个社会意识形态所带来的种种约束和戒律的办法。小说中,斯蒂芬的最终选择不是一个可以解决他的遭遇的办法。存在主义强调人的自由选择,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社会意识形态对个体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存在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小群体和不同的个体身上。想要摆脱这种约束是不可能的,只是人类永远必须面对的一个命题。(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