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理论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乔治·里泽尔的著名社会学畅销书《麦当劳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麦当劳是美国著名的快餐企业,所谓“麦当劳化”,指的是快餐店的规则逐渐主宰美国社会的诸多方面乃至世界其他地域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于其极强的高效性、商业性和可复制性而主宰了世界,然而在这种理性的引导下,社会衍生出了非理性。从文艺社会学的角度看,目前中国谍战影视文学的生产,正经历着这种“麦当劳化”。其具体表现为:
其一,高效性。社会学意义上的“高效性”,指的是为了与现代生活节奏相适应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其手法就是流水线生产和简化产品。如今,革命历史题材的谍战影视文学作品数量不少,产量飞快。这些剧作至少是二三十集,甚至是四五十集,其生产出来的时间之快,有的简直难以令人置信。
其二,可复制性。正如“全世界的麦当劳可以提供质量均一的美食”,麦当劳化的谍战影视文学创作也出现了极强的复制性。一部作品出炉后变得红火,马上会出现一批换汤不换药的仿作。如电影《风声》出来后,相同题材的电视连续剧《风声传奇》马上出来;电影《色戒》红了,没过多久电视连续剧《旗袍》跟着就问世了;《永不消失的电波》《秘密图纸》《英雄虎胆》《保密局的枪声》《51号兵站》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被“麦当劳化”,全部衍生出了几十集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尽管有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在播出时特意在片名上加了一个“新”字(如《新英雄虎胆》),但通过复制出来的作品,大多没能超越原作,只是在原作已有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上,增添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人物和细节而已。“复制+扩编”的结果,并不能给人多少新鲜感,反而给人以拖沓冗长的感觉。
艺术创作这一本应展现不同创作者独特的才情和迥异的人生经历的领域,被“麦当劳化”的生产方式所侵袭,把作品的创作等同于大工业生产,导致了非理性的后果。这种“非理性”的后果,表现为在产品的生产或制作上缺乏理性考虑,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太追求时效而出现了许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由于“麦当劳化”的侵袭,导致了中国当代“谍战影视文学经典”的创作变得匮乏。在众多的谍战题材作品中,没有几部作品真正做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很突出,更谈不上具有“史诗性”的作品问世了。在跟风现象导致故事雷同化的情况下,谍战影视文学的收视率“飞流直下”,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那么,面对市场大潮的冲击,谍战影视剧如何从“麦当劳化”中突围呢?
首先,从创作的角度而言,就是要开拓创新,多出精品。尽管谍战剧比前两年有所“降温”,但每年还有不少这类剧上演。要使谍战文学继续保持其艺术魅力,除了要保持谍战文学固有的特色,还要在内容上和艺术表现形式上不断创新。缺乏创新的作品,是不会有强大生命力的。谍战影视文学之所以深受大众喜爱,与其本身紧张惊险、充满悬念的情节相关,谍战双方斗智斗勇,推理环环相扣,故事精彩纷呈。在保持这一特色的基础上,谍战影视文学还要不断创新。内容上要突破固有的情节模式,人物塑造上要彰显其独特个性,艺术表现上要给人以新的视觉冲击。要提倡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像有的谍战影视剧那样,玩点外在形式上的伎俩。只有从剧本创作这一源头抓起,多出精品,才能遏制当前谍战影视收视率不断下降的趋势。
谍战影视文学要创新,就要尽量避免同一题材的“撞车”现象。当前这类作品存在明显的“撞车”现象,例如《暗算》《江南锄奸》《旗袍》都以钱壮飞事迹为题材,尽管他的人生事迹只占电视剧的一部分,但反复出现也使人嫌旧。再如,日籍中共党员中西功战斗在日军的心脏里,向延安发出了极有价值的战略情报,再经由延安发往莫斯科,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个战局。他的事迹成为影视文学争相攫取的题材。电影《东风雨》讲述的就是中西功等人的故事。电视连续剧《智者无敌》描写的也是中西功等人的这一故事,内容大同小异。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第二部中,有一位无私帮助中国抗日、积极获取日军侵华情报的日本人叫宫西中一,剧中这位日本籍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原型也很明确,也是战时的中西功。相同的内容重复多次,观众看着就会乏味。
其次,要禁止对经典作品的随意改编和膨化。所为经典“膨化”,具体一点说,就是把过去已经家喻户晓的老电影,扩编成电视连续剧。当前谍战剧热衷于从过去的经典电影中找故事源,将原来的电影扩编成电视连续剧。例如,一部作品出炉后变得红火,马上会出现一批换汤不换药的仿作。如电影《风声》出来后,相同题材的电视连续剧《风声传奇》马上出来;电影《色戒》红了,没过多久电视连续剧《旗袍》跟着就问世了;《永不消失的电波》《秘密图纸》《英雄虎胆》《保密局的枪声》《51号兵站》《羊城暗哨》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全部衍生出了几十集的同名电视连续剧。这种扩编的做法,其实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这种由电影扩编膨化的连续剧,不能说没有一部好的,但绝大多数都没有超越原作。尽管有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在做广告宣传和正式播出时特意在片名上加了一个“新”字(如《新英雄虎胆》)。从观众的审美心理上分析,大多数人习惯了原有的人物故事,在脑子里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你要改变主要形象的性格特征,人们是接受不了的。增加一些非主要人物的小故事穿插其中,淡化了原来紧张的情节和紧凑的结构,只会给人一种累赘感。这是再度的重复,完全没有必要。
再次,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为确保谍战影视文学的高质量,必须严把审批关,提高“准入”门槛。具体地说,在审查影视剧时,对于那些不真实的胡编之作,应当坚决亮红牌。谍战影视剧大多取材于国共斗争、抗日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必须符合历史的真实;对于重复的题材,如果没有创新之处,就不要给其准入证。这样可以刹住那些炒作同一内容的创作班子,形成一种良好的创作导向;对于打着谍战文学牌子,而内容上却转变成为生活剧、言情剧的,要严格限制其作品的名称,绝不允许“挂羊头卖狗肉”现象的出现;要多鼓励原创作品,对于上面提及的从经典电影中改编的电视剧,更应当从严把关。当前许多类似的作品,不但没有超越原来的经典,反而还颠覆了原著,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只有加强监管,才能避免题材上的“撞车”,才能确保谍战影视文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