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是一位是享誉全球的作家,但我认为,他本身更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英雄。他是数场战争的幸存者,这些大大小小的战争对他的创作生涯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他将自己在战争中的经历转化成一种思想,融进他的文学创作中。因此,战争成为了他大部分作品的背景。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战争对他文学创作风格、作品主题、人物形象以及语言特色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战争对海明威作品主题的影响
首先,战争是海明威作品发生的背景。海明威本身曾亲自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参与了救援工作,做为战地记者,亲眼见证了战场的残酷。因此,他的作品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以战争为背景的。比如,在一战时期,他曾作为医疗救助人员,在抢救伤员的过程中,他身负重伤。伤愈后,他正式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他早期的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就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故事。
其次,从主题上说,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描绘战争的残酷的。小说《永别了,武器》讲述的是一战期间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和凯瑟琳.巴克莱的凄美爱情故事。通过讲述亨利和凯瑟琳相识、热恋、分离、重逢直到最后生死两隔的故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战争图景。他们因为战争相识,在战争中相恋,最后由于战争的残酷而分离。到最终,只剩下亨利一人独自流亡在外。这一切,源于战争,也终于战争。
这是一部很典型的以战争为背景创作的小说,体现了作者对战争意义的思考:在战争中,很多人认为自己背负着神圣的使命,值得他们用生命去捍卫。然而,残酷的现实使他们认识到,一切都是骗局,于是他们仇恨战争。由此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厌恶战争的观念,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无措。
二、战争对海明威笔下人物形象的影响
海明威自己曾经说过:“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他的精神是不可战胜的。”经历了战乱和沧桑之后,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场悲剧,而人的唯一的价值和出路就是面对死亡,无所畏惧。因此,他笔下创造出一系列 “硬汉”形象,但往往这“硬”的背后又透着孤独和绝望。
这种“硬汉形象”最具典型性的就是《丧钟为谁而鸣》的主人公罗伯特•乔登了。他自愿参加了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虽然他知道自己的斗争注定要失败,但他仍然坚持。因为他坚信他是在为自由和民主而战。虽然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身受重伤,但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对反法西斯事业充满必胜信心,他说:“我们已经为自己信仰的事业奋战了一年,如果我们在这里取得胜利,我们就将在每一个地方取得胜利”。怀着这样对胜利坚定的信念,他掩护了同志,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就是乔登,一个活生生的“硬汉”,他是所有优点的集中者,他热爱并执著于共和主义,甚至为共和而牺牲了生命。他是个理智、冷静、成熟的战斗者,但他仍然逃不掉死亡的命运,这就使他的豪壮中透着些许的悲凉。也暗示着作者有一种“任何一场战争的胜利都要有相应的代价”的思想。
同样的,在海明威的其他作品中,这种“硬汉”形象也是很多的,比如《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这位年迈的老人八十四天没有打到鱼不但没有放弃,却依然觉得出海远航;在精疲力竭的情况下独自同鲨鱼搏斗了勇气和久持仍不放弃非凡的毅力,这都是“硬汉”形象的杰出代表。
正如郑克鲁教授在他的教材中说的:“这种硬汉的精神,是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是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是的,正因为海明威本身就是一个历经沧桑的硬汉,他经历过战争的痛苦和和伤痛,他才会对这种“硬汉”形像情有独钟。
三、战争对海明威作品风格的影响
海明威的文学作品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特点就是有一种所谓的“冰山”风格。这很大程度上是受战争的影响。海明威和与他处于同时代的许多年轻人一样,曾经怀着“光荣和梦想”勇敢地投身于他们认为的“保卫正义的战争”。然而,当无情的炮火炸毁了无数美满的家庭、残害了无数鲜活的躯体,毁灭了几千年的文明与和平的同时,也消毁了他对世界的信念和他原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那个纷乱的时代,一切都变得难以把握。所以,在海明威看来,唯一能够确定的是眼前的事实,无论多么华丽的修饰和评论之词在战争和鲜血的面前失去了颜色,多余的装饰只能显示出虚伪,唯一有力量的只有精确的事实本身。因此,唯一能够抚慰人们颤抖的心的办法就是把事实真实的告诉世人,简单的叙述的事实,让他们自己去思索。 这就使得海明威这个阶段的文学作品意蕴和内涵更加深刻,就如同他自己所说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海面上”。
此外,由于而海明威18岁就随军队外出在战场上奔走,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写作技能训练,而他的写作有时开始于写战地报道,因此从他写作之初就形成了一种简明的语言风格,有人称其为“电报体风格”。具体说就是叙事简明扼要。我们可以看到,海明威的小说结构都是很紧凑的,一般情况下,他小说的时间跨度一般在几天、甚至十几个小时之内。像他最出名的长篇小说《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的时间跨度也都控制在三天左右,他用短短的几十个小时将故事的情节高度集中,突出矛盾从而提高故事的复杂度,是小说结构紧凑且具有吸引力。
四、海明威语言特色与战争的关系
海明威的小说语言清澈流畅、朴实无华并且简洁自然。首先,他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简单的句子和日常用语,是文章显得亲切并且流畅;其次,虽然他的辞藻简约,却内涵丰富,包含了丰富的潜台词,并给予他自己深深的情感;此外,他还会使用一些象征、独白和意识流等手法,以此来表达复杂的情感。
其实追根溯源,海明威的这些写作语言特点都跟他曾经当过战地记者的经历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奔波于战争一线,穿梭于各国进行战争纪实和访问,为广大人民提供战场信息。这些战地报道工作使海明威养成的言简意赅的写作习惯,也形成了他简练但不失细腻的语言特色。并且他的这种风格对整个世界文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这种电报式写作在满足描写人心理和精神世界的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变,与后来的新新闻主义所倡导的写作特点异曲同工,因而海明威成为了新新闻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