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张迷"心中的女神。40年代已是一个传奇,其作品由于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当时上海大众广泛接受,《传奇》和《流言》短时间多次重版,作品改编的话剧连演八十场,作品改编的电影场场爆满。50年代到70年代,张爱玲在大陆销声匿迹,直到80年代重新浮出历史地表,90年代她的去世在大陆掀起了热潮,21世纪,电影《色戒》和自传性的《小团圆》又使张爱玲万众瞩目。80年代来,张爱玲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回大众。在她走回大众的路途中,高校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校是文化传播和接受的摇篮。高校教育让张爱玲进入了莘莘学子的视野。今日是学校学子,明日便汇入社会洪流。他们的喜爱和研究积极地推动了张爱玲走向大众。
首先,重要的文学评论家们在大学里完成了张爱玲启蒙,并由于新奇和喜爱继续研究张爱玲。温儒敏是在北大读研究生时接触到张爱玲,由此走进了张爱玲的世界,并在大陆的张爱玲热的几个重要时段都有重要论文面世。曾为张爱玲作传的余斌也是在大学读研究生时发现了张爱玲,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钻进了张爱玲的世界,不仅有大量的论文,而且撰写出《张爱玲传》,在大陆的有关张爱玲的传记中,余斌的这本书保持较厚重的学理性,对传主的生平、身世与创作剖析很细很深。宋家宏进入大学接触到张爱玲后,多年潜心研究张爱玲,花十年时间写出张爱玲研究专著《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
其次,很多研究张爱玲的文学评论家都是高校教授,他们不仅教授本科生,而且还带研究生。他们的兴趣和研究直接影响学生的接受和选择。温儒敏是北大教授,余斌是南京大学教授,宋家宏是云南大学的教授。他们对张爱玲都有极大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而且都有沉甸甸的研究成果,所以在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时必然体现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成果。这对张爱玲在大学校园的传播无疑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宋家宏曾说,他因研究张爱玲,早在80年代末,在一所偏僻的师专就以专章的方式讲授张爱玲了。
在这儿不能不提的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陈子善教授。陈子善是大陆张学研究的代表人物。1987年,因机缘巧合发现了张爱玲的一个中篇《小艾》,以梁京的笔名发表。他从小说的风格判断这是张爱玲的作品,但是这部小说连张本人都从未提起过,文学界自然也不知道。陈子善为此写了一篇名为《张爱玲创作中篇小说〈小艾〉的背景》的文章,在香港《明报月刊》上发表,引起了所谓的"张爱玲震撼",从此他便以"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热心在故纸堆中挖掘张爱玲那些已经湮没的佚文。2005年张爱玲辞世10周年之际,陈子善将一些出土文字编辑结集为《沉香》出版。如此痴迷于张爱玲的陈子善不可能在教学和言谈举止中不对学生产生影响。他的学生王羽在他的影响下也喜欢在故纸堆里寻找张爱玲,而且也成功地发现了一篇张爱玲的散文《天地人》,于2007年在9月的《书城》杂志上发表。
最后,从80年代"重写文学史"开始,新的教材、文学史已经有张爱玲相当的空间了,并且这个空间还在扩大。除了前述的温儒敏等人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一次把张爱玲写入了大陆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义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专门讨论了张爱玲,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家炎也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切入张爱玲作品。这些小说史为学生接受和研究张爱玲作好了准备和提供了可能。很多高校的中文系专章讲述张爱玲,所以关于张爱玲的论文的撰写又增添了众多的年轻学子。曾几何时,在大学校园里手捧《张爱玲文集》就成了一道时尚的风景。
40年代传奇的张爱玲一出场就被大众接受,50年代到70年代在大陆销声匿迹之后, 80年代后在大陆一步一步地终于又走回了大众。高校教育积极地推动了张爱玲走向大众。而且正因高校教育的介入,接受张爱玲的大众的整体文化程度较高,他们成为了时髦的小资一族。
参考文献:
[1]子通,亦清.张爱玲评说六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2]张英.张爱玲接受史论[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