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荒诞”的定义
“荒诞”一词在西方有三种用法:一种指本义,不和谐;缺乏理性,二代一个戏剧流派也就是西方的荒诞派戏剧,三是“荒诞的风格形象”也就是指一切体现荒诞风格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荒诞”在绘画中表现为一种形式语言,艺术家借助这种独特的形式语言表达了真实的自我内心世界,同时也体现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
二、荒诞感的产生
荒诞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方国家蔓延开来的,战后的西方国家理想遭到幻灭,一个陌生、敌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混乱的世界摆在了人们面前的。世界原本的面目造到了巨大的破坏,因此人们失去了信仰和价值依托,生活使他们陷入一种恐惧、孤独、无助和绝望的环境之中。[5]荒诞感的产生与现当代人生存境遇中逐渐缺失的信仰有着直接的联系,当人们对生存中的异常感到质疑而又无能为力时,内心世界开始产生矛盾,感受到人与存在的分离,荒诞感由此而生。从此,人类由最初的面对荒诞开始进入荒诞。
三、“荒诞艺术”在中国当代绘画中产生的原因
(一)西方文化的影响
“荒诞”最早在西方指的是一种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的戏剧舞台上,出现的一种新的戏剧流派。李林博士曾在这方面做了研究她说:“第一个将‘荒诞’感性体验与理性认知全面带入艺术之中的是卡夫卡,他将‘荒诞’与‘悖谬’作为创作的主题与手段与此来呈现自己对于人类荒诞生存状态的思考。”在中国很多艺术家受加缪的哲学思想影响在艺术创作中借鉴了西方荒诞派戏剧的手法。例如剧作家高行健的《车站》、油画艺术家尹朝阳的作品《神话》。
中国当代绘画中“荒诞艺术”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荒诞”理论资源,另一方面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为绘画提供了一个相对舒适和自由的空间,同时也是中国当代绘画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使我们置身于荒诞的人生体验之中,因此艺术家们就将“荒诞”艺术本土化,在艺术创作中开始尝试新的创作理念,用“荒诞”的表现形式来对当下自我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
(二)中国当代的社会背景与精神需求
1.中国当代的社会背景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中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发生了极大的变化。80年代中国的社会处于改革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人们逐渐意识到物质的重要性,对现代化的社会充满了期待、对未来的生活有一种美好的向往。[1]90年代初,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超规模城市的形成、跨国公司的出现、传统道德底线的突破,这一切都改变了人们的周边生活,也改变着当下的文化和艺术。互联网和手机通讯体系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负面的作用,它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生疏、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使人的内心变得更加孤独。工业与科技革命为人类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和丰富的物质文明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发展的不平衡及生态环境的恶化。
2.当代部分艺术家的生存状态
艺术家生存状况的局限性及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反差导致了他们生存状态的荒诞性,艺术作品中“荒诞性”的产生正是艺术家对其生存状态的表达。位于90年代初的艺术家们在现实的社会中常常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受当时政治环境和现实社会的影响,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和作品展示过程中受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艺术家们一方面是对体制的不满,另一方面则是对自由参与艺术的渴望,长久以来便导致了艺术家们矛盾的生存经验,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艺术家们普遍缺乏一种安全感。中国的当代的艺术受政治的影响,使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的自由,对艺术家对理想中的艺术形成了阻碍。理想与现实之间拉开了距离的关,荒诞的生存处境由此形成。许多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采用了“荒诞”的表现形式,画面中的“荒诞”感清晰的反映出了艺术家真实的内心及当下荒诞的生存状态。[2]
(三)审美取向的改变
绘画中“荒诞因素”的出现主要是由人类审美需求的多样性决定的,在艺术发展过程中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文革时期的绘画形式表现为“高大全”、“红光亮”,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当时持续了很久,直到一群气血方刚的年轻画家的出现才改变了这种局面。“星星”画派的成员们,在艺术创作中反对“欺骗和隐瞒”用各种手法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寻找一种适应于那个时代的新的艺术。“伤痕”美术的绘画作品表现了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期待,高小华的油画作品《为什么》和程丛林的大幅油画作品《雪》体现出了灾难给人们带来的伤痛、迷惘和麻木。乡土主义绘画则体现了艺术家强烈的人文关怀,通过视觉的形式将现实的中国社会展现给大众。罗中立的《父亲》摒弃了以往伟人的形象,画面中浮现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形象,真实的反映出当时中国农民的生活现状。[3]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对审美的需求也同以往大不相同。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为文化的发展,这种快餐的、都市的、大众的文化为90年代的中国绘画提供了背景,为审美的改变提供了契机。艺术家们不再顾忌传统美的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审美观,用自身的生存体验不断的开拓审美的视野。[4]画面中被扭曲、夸张、变形的人物形象打破了传统的绘画模式,以调侃、戏谑式的语言消解了传统绘画的形式语言。
四、结语
中国当代绘画中的“荒诞艺术”在中国的渗透与扩张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而然的现象。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之中,如果画家还只是单纯地再现自然界的话,就已经不足以表达艺术家在大环境下矛盾与自我冲突的内心世界了。“荒诞艺术”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绘画观念,丰富了中国当代绘画的绘画语言,对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吕彭.20世纪中国美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389.
[2]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6-264.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