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利比亚战争反思美国战争题材电影(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陈波 发表于:2011-09-13 19:31  点击:
【关健词】越战;美国电影;美国文化
很多国人现在还会依稀记得80年代中后期在小县城录像厅门口张贴的《第一滴血》的海报,后来兰博的海报出现在中国大大小小的电影院、录像厅、书摊、地摊,还有男生寝室的床头。当时还处在青春期的大部分中国人对美国的

  很多国人现在还会依稀记得80年代中后期在小县城录像厅门口张贴的《第一滴血》的海报,后来兰博的海报出现在中国大大小小的电影院、录像厅、书摊、地摊,还有男生寝室的床头。当时还处在青春期的大部分中国人对美国的政治历史所知甚少,在狭小的录像厅里能让他们热血沸腾的并不仅是兰博这位战神的彪悍和力量;美国退伍特种兵的银幕形象在情感和道义色彩上如此深受正处于青春期青少年的认同以至崇拜,其原因并不仅在于他的英雄铁胆,更主要的在于他满足了观众反抗强权和暴力机制的想象,这是美国电影中所一以贯之张扬的叙事策略,也是美国电影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实际上,四部《第一滴血》,跨越二十多年不断变迁的政治气候,不变的是犀利的眼神、言语短暂的银幕英雄。这是美国电影中一直以来牢固的电影商业或者说电影美学策略。
 不仅仅是越战,二战后美国的历次军事政治活动都几乎在电影中得以呈现。比如1982年的美国电影《失踪》④,影片暗示美国不仅绑架策划了智利右翼分子为推翻阿连德政权而举行的政变,而且参与绑架和迫害美国青年的活动。此片获得当年的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但在美国国内上映时曾引起政治上的轩然大波;美国国务院甚至为此发表声明,驳斥影片对美国使馆的指控不符合事实。再比如,2010年的美国大片《绿色地带》⑤则是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反思,马特•达蒙扮演的美国士兵在伊拉克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数次搜索皆无收获,然后对线报产生怀疑。经过他的独立调查,他发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是子虚乌有,背后隐藏着种种不可告人的政治丑闻和真相。反讽的是当年美国布什政府攻打伊拉克的主要理由即是伊拉克藏匿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更讽刺的是美国前总统布什在下台后的一本回忆录中坦言,当年在伊拉克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件令人沮丧的事情。
  当战神兰博和麦当娜、杰克逊代表美国文化的典型符号在全世界范围里广泛流行的同时,那些被写进电影艺术史和电影教科书、深刻反思战争和探讨人性的影片也在高等教育机构和有文化的影迷圈子里传播。像《战争启示录》《生于七月四日》《猎鹿人》《野战排》《全金属外壳》《细红线》等反思战争对人性摧残、声讨美国政府对外战争的影片;反映出美国人对于越战的另一种声音。类似这样的影片既获得了艺术成就上的肯定和荣誉,又为全世界的文化精英们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美国——民主、自由、具有高度反思精神的国家。
  难以理解的是全世界人民似乎都知道美国政府想干什么,而在美国电影中美国人似乎自己还没有想明白,还在费劲反思。在这种矛盾混合体的背后或许正是美国独特的社会体制与文化生态。难怪执导《美国往事》的导演赛尔乔•莱昂内感叹:“美国仿佛是格里菲斯加上斯皮尔伯格,水门事件加上马丁•路德•金,约翰逊加上肯尼迪。这一切都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梦幻和现实总是相悖的,意大利只是一个意大利,法国只是一个法国,而美国却是整个世界。美国的问题是全世界的问题:矛盾、幻想、诗意。你只要登上美国国土,马上就接触到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注释:
  ①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1932—1972年美国实录》 第四部,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917页。
  ② [美]文•坎比:《复仇主义思想充斥于八十年代的美国冷战片》,李庄藩译, 《世界电影》,1986年第6期。
  ③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1页。
  ④ Missing(中文译名:《失踪》):科斯塔•加华斯1982年导演的美国影片。
  ⑤ Green Zone(中文译名:《绿色地带》):保罗•格林格拉斯2010年导演的美国影片。
  
  [作者简介] 陈波(1977— ),男,湖北仙桃人,电影学博士,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影历史与理论。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