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BBC全球服务调查项目、世界公众舆论网、环球扫描公司在2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联合调查,样本量29 913份,最终报告题为《全球投票:经济体制需要重大转变》。调查结果显示:65%的被调查者认为
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BBC全球服务调查项目、世界公众舆论网、环球扫描公司在2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联合调查,样本量29 913份,最终报告题为《全球投票:经济体制需要重大转变》。调查结果显示:65%的被调查者认为国际经济体制需要重大转变,62%的被调查者认为国内经济体制需要重大转变,全球公众对现行经济体制的不满一望可知。
2009年4月至6月,世界公众舆论网在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样本量18066份,最终报告题为《公众希望针对经济危机政府采取更为积极的行动》。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每一个国家的公众都认为本国政府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做得不够,只有中国是明显例外,63%的中国公众认为中国政府应对得当。
2009年6月至10月之间,BBC全球服务调查项目、世界公众舆论网、环球扫描公司在2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联合调查,样本量29033份,最终报告题为《对资本主义的广泛不满:柏林墙倒塌20年》
(Wide Dissatisfaction with Capitalism:Twenty Years after Fall of Berlin Wall),调查显示:51%的被调查者认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模式导致问题,但是通过治理和改革可以解决问题;23%的被调查者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彻底失败,需要一个新的经济体系。
可以说,正是全球经济危机所引发的对资本主义的反思,使“中国模式”分外引人瞩目。而2009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更是使得“强国”、“富国”的国家形象深入人心。无需讳言,印象不等于现实,一个与现实相比过于弱势的国家形象是有害的,而一个过于强势的国家形象也是无益的,从“中国威胁论”向“中国责任论”的转换过程中,既要看到我们被国际舆论所接纳的方面,也要提防发达国家出于国家利益的“阳谋”。对于中国而言,这是最好的时候,也是最坏的时候,好在多年来国际舆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正在分化瓦解,坏在国际舆论特别是一般公众对中国还存在极大的误解和曲解。我们注意到,西方英语语系的国家,比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好感度在上升,但是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对中国的负面印象明显增多。在亚洲,日本等国家对中国的坏印象根深蒂固。在非洲,中国赢得了一些穷国和小国的友谊。这其中,经济利益的角逐、国际权力的分配、历史文化的积淀等因素错综复杂。
不容忽视的是,随着世界迈入全球风险社会,不确定性增强,风险感知也更加普遍和快速。因此,国际舆论呈现出新的态势:快速变化、内部分化、反应激化。日积月累的积淀所形成的刻板印象固然还起作用,能够引发全球关注的媒介事件更能主宰和决定舆论的走向。纵观中国国家形象在2009年的起起落落,我们可以汲取如下经验教训:(1)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主要源于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硬实力最终决定软实力。(3)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国家形象的另一个重要依托点是国家利益。(3)不可能让所有国家喜欢,中国应该改变“好面子”的习惯,进一步提高政治智慧。
近年来,我国正在积极增进传播力,争夺在国际舆论中的主动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际舆论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正在发生变化和分化;国际舆论调查中的中国形象虽然不是客观正面的,却也并未完全受制于偏见和成见。正如学者所指出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媒体一味地以‘他者’思维看待西方媒体,将对抗立场作为舆论互动的前提,这将陷入认知和行为上的双重困境,对缓解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被动局面是无益的。”相反,我们应当以更为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看待国际舆论,改变我们在自大与自卑、过敏与疏忽之间的巨大摇摆。在国际舆论引导方面,建立具有国际公信力的舆论调查机构、实施多国合作的舆论调查项目、科学地听取全世界的声音、冷静地表达中国的公众意见,这或许是我们必须要走的一步。(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