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运用反衬创造美的原则。反衬是中国传统诗文衬托手法的一种。电影的反衬表现在城市和乡村的不同,借助于邮递表达出来。邮递,本来就很神圣!像父亲一样邮递就更加的神圣!当然,现代人,有谁还会为收到一封远方
电影运用“反衬”创造美的原则。反衬是中国传统诗文衬托手法的一种。电影的反衬表现在城市和乡村的不同,借助于邮递表达出来。邮递,本来就很神圣!像父亲一样邮递就更加的神圣!当然,现代人,有谁还会为收到一封远方的来信而手舞足蹈,有谁还会为写一封信而冥思苦想、不舍昼夜?对我们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来说,交流实在是再容易不过的一件事,随便一个电话,一个短信、一封电子邮件,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可是这些沸沸扬扬、纷纷扰扰的现代联络,真的赐给人以心灵的安宁和祥和了么?真的给人以亲情的温暖与生活的信念了么?现代人很多谈话、很少谈心,很多交流、很少交心,缓慢、真诚是快速社会中的奢华与珍品。可是安静与祥和、温暖与简单,影片中的父亲他能给予,影片中的乡亲们能够体会!影片自始至终没有太多的波澜,就像片中那条淙淙的溪水,有的只是对那细腻的淳朴的乡村温情的感慨。如同繁忙生活中的一杯清茶,淡淡的清香中夹带着一缕苦涩,却能让人频频回味。满山遍野的绿色不仅仅是贯穿电影的情景线索,也成了一种精神象征,它纯粹干净,与居住在这里的淳朴山民互相映衬。一片没有受到现代工业的污染,没有受到现代文明喧嚣滋扰的土地。 “山里人住在山里,就像脚穿在鞋里一样,舒服。”山里人有一种丰富的安详,超越了一切庸常世俗的桎梏,活出了自己的气象,像一块智慧的美玉宠辱不惊,宽容、内敛、成熟、丰富为其内容。
在现代城市里,20平方米的花园绿地足以让人心生欢喜,人类经常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奇迹,把山改造成自己中意的模样,于是人工从哪里开始,自然就从哪里结束。也许,越是美丽的地方越是封闭,越是封闭的地方越是落后,不知道是美丽与贫穷对立,还是落后与封闭对等?生态与发展、发展与保护似乎水火难容。我们生活在当代,视野里,现代建筑高大气派、顶天接地。现代人群花花绿绿,车辆往来永不间断,城市喧嚣无法无天。还有谁去重视一份去留的情感,还有谁去执手相看泪眼,还有谁能悠然见南山。生活在现代,有多少人没有看到过大片的庄稼地,有多少人没见过滴翠的青山,有多少人没有涉过河水澄碧,有多少人没有赤脚丈量过柔软的土地,有多少人没有体验过莺飞草长、蝉鸣蛙闹、稻浪滚滚、麦田飘香,有多少人不知道冬季乡亲们如何温暖的闲话家常,夏季如何端坐院落乘凉。这部影片,让我们躁动的灵魂歇息片刻,沉醉片刻,柔软片刻。我们走得太快了,停停脚步,等一等自己灵魂的来到是这部电影的审美效果。
电影《那山•那人•那狗》的电影史意义是作为现代社会对亲情、乡情的接续而横空出世的。那山、那人、那狗,那古老的水车安静地转着,那门口等信的安详的五婆安心地坐着,乡村的人祥和。有一部意大利电影《八月十五的午餐》,小镇里面的老太太总是说:“我在这里度过了美丽的一生,我要享受这个美丽的夜晚。”伴着自然、伴着老屋她们生活得是那么安然幸福。这部电影同样的一种乡情境界让人感动,这种感动是五婆对远去的孙子的信任和期待;是侗族姑娘热情的微笑、活泼的舞蹈;是转娃对知识的追求对山外世界的渴望;是妈妈日复一日的期盼;是父子渐渐加深的理解与无声的爱。父亲几乎踏遍了山里的每一寸土地却并不以此为傲,认为这本应是“职业需要”。父亲的一辈子浓缩为一句话:“游得了江,不一定能过得了溪,不一定能在这长满青苔的石头上站稳脚跟。”伟大的父亲,平凡的语言,一生的总结。山一样的父亲,他一直信守着对乡亲们一个无声的承诺,一个没有信誓旦旦的承诺。就像冬天一过花就开了,这是大自然的允诺,而大自然的诺言是在默默无闻中信守着的,它和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正好相反。传统亲情、乡情的主题在这一部电影中得以延续。
其次,它是生态电影的奠基之作。对当代生态电影起到很好的、积极的和美学意境方面的借鉴和影响。中国生态电影应该有一个更高的起点,有一个根,这个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美学的意境、意象范畴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也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生态电影的意境应该使生态电影从感官上的惊怵、甚至恐惧转化为心灵的反思与审美,从单纯的思想传达提升到审美的层次。观众看到那人,背起邮包,沿着那条纯朴的石板路头也不回地出发了,消失在巷子深处;那狗,在老邮递员的万般叮嘱中紧跟了出去,寸步不离;那山,在阳光的普照下又开始了新的一天,原始古朴。那人,朴实得叫人心疼;那狗,忠诚得让人嫉妒;那山,绿得让人眼馋。这里春末夏初的大山风光有世外桃源般的气派。火黄的油菜花映衬的是姑娘美丽的容颜,宛如飘带及腰的河流映衬了父亲渐渐逝去的年华,青青如漆的大山是儿子子承父业的皮肤,大山的儿子肩上承载的是山里人的梦想,脚下踏着的是几代人的故乡。电影中那份深沉的父子情、乡村情也许不是那么即刻立竿见影,但是贯穿影片的那份绵延的绿色、细密的绿色、辽阔的绿色中的感动却会是扑面而来,如迅雷不及掩耳。生态的绿、沁人心脾的绿,这是世界最原始、最朴实的本质,绿色浸润着人们的心灵,挽留着自然仅仅尚存的纯然风景,这才是最美的生态环境。
那青青的山、那朴实的人、那忠诚的狗、那单纯的画面,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传达出了美学内涵、美学意境、表达的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电影必须具有博大的审美品格才能具有艺术感染力,中国生态电影就应该这样立足于电影的艺术性本位,把生态观念有机地融入艺术形象中,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意境”是生态电影的归宿和最高境界,也是观众的审美期待。具有意境之美的生态电影,再也不是为生态而生态、为灾难而灾难、为环境而环境,而是应该具有这种深重的审美品格,润物无声,在审美效果上是获得美学享受与人文气息。电影里的绿色意象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创造出了各不相同但引人入胜的“意境”之美,使观众从意境中获得较高层面的精神享受,品味到生态电影的文化内涵和深层次美感。 面对当代生态电影普遍的“诗意”缺席,《那山•那人•那狗》给出了一个范例,具有中国生态电影史的意义,作为电影艺术研究者来说,有理由更有必要对当前电影文化的审美特质和文化合理性加以维护。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充分意识到电影《那山•那人•那狗》的美学价值和电影史的意义,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解读这部电影,给我们一份感动,还它一个地位。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