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材宏大,反映主流
纪录片题材在生活中应该无处不在。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纪录片开始关注个体,关注普通人在当下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这应该说是当时纪录片创作的一大飞跃。但与此同时,纪录片对重大社会变革和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事件关注逐渐减少,选题面过窄,挖掘太浅,对社会生活的卷入程度远远不够。任何创作,包括纪录片在内,都应是社会现实主流的反映。脱离现实社会生活的主流,是没有生命力的。那么,纪录片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深度卷入我们这个时代,卷入我们这个社会。进入新世纪,纪录片创作开始把镜头对准主流的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取得了很大的反响。
中央电视台历时3年拍摄完成的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大三峡》并不是一部简单的科教纪录片,而是融科技、历史、人文等于一体。宏大的叙事将视线投向了近60年来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充分展示三峡工程建设的重大成就。《大三峡》在历时三年的拍摄制作过程中,摄制组辗转于全国十余个省市,采访了30多位相关部委、省市、部队领导、两院院士和上百位国内外水利水电行业的权威专家,搜集整合了有关三峡工程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和文献,足可见体题材的宏大,内容的详实丰富。
二、历史题材中的现实思考
定位为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大三峡》,首先推崇的应该是它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但要在近百年的历史中,选择值得陈述的内容,却是应深入选择的。优秀的主流文化纪录片应具有思想上的穿透力,对于历史的书写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记录,不能只陶醉在自己过去的辉煌历史中,尤其是历史题材的主流文化纪录片要体现对现在和未来的昭示意义。
这部《大三峡》首度全方位披露三峡工程兴建始末,多角度展示三峡工程建设成就。然而,创作者却并没有将视野仅仅放在那些过往的历史中,而是始终将时代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结构因素来使用。例如,第5集《安澜兴国》在讲到近百年来中国长江持续遭受洪涝灾害,而在2007年7月长江再一次面临严重的洪水侵袭,这时就用了一组央视新闻作为叙事的依托,持续交代大量的洪水融入三峡大坝,然而三峡大坝的投入使用,使荆江地区的防洪形势有了彻底的转变,滚滚的洪流,在三峡的驯服下顺利流向下游,将一个历史百年的追述,最终结在了一个振奋的消息上,让历史与现实在节目中很好地契合在了一起。
以文献纪录片《大三峡》为代表的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已经不再将历史与现实简单地割裂开来,而是力图找到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
三、用事实说话,客观反映现实
“真实对纪录片来说,并不是唯一属性,却应是纪录片的第一属性。”纪录片是真实的客观再现,它不仅要求故事的主题和行为方式是真实的,同时,还必须去解读造成主体和行为方式的时代社会背景。这种解读不是人为添加的说教,更不是编创人员的参与和表演。它的真实是客观的反映问题,从而把人们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
从当初三峡工程的设想到现今的投入使用,都伴随着质疑声。《大三峡》没有回避各界和公众对三峡工程的种种猜测和担心,《大三峡》在第2集《科学决策》中直面三峡工程面临的主要难点问题,如工程的选址、地质、泥沙、气候、生态、地震、战争等几大核心难题,用了一整集的篇幅,请多位重量级专家,集中解答了上述疑问,真实披露了三峡工程的民主决策、科学论证的过程,充分展示了鲜为人知的数十年勘探和实验历程。科学论断,事实解答,让广大观众对三峡工程有了科学、客观、正确的认识。
四、宏大叙事中的以人文情怀
介绍工程的纪录片,作为科技类纪录片的一种,往往沿袭着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创作思想。节目的信息量巨大,但是并不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因为在机械的纵横交织和大机器生产的轰鸣中,我们很难体会到一种感性的温情,而大都是一种科学的严谨。然而,《大三峡》却放弃了对科学知识的大信息量灌输,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人”的身上。无论是讲大坝的建设、三峡的航运还是电力的输出,都首先关注人。以人为线索,以人物的情感和命运为核心,将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熔铸在这些人的身上。观众关注的虽然是人,但是体味的却是人与自然、人与科学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许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科学的严谨性和知识量,但是却在信息的有效传递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人文情怀不仅要关注“人”,更要用大众的思维、语言去看问题。《大三峡》的导演组的成员之一寒冰在进行创作时曾说过:“要用事实、数据、亲历者的口述,平实质朴地诠释三峡工程的历史价值。同时要解答观众的疑惑,最后就是如何把这个故事讲好。最起码让观众明白,然后再做到让观众喜欢。“这其中重要的就是把三峡建设过程中大量与专业有关的故事,通过我们的语言转换,让观众能看明白,而不是扯着嗓子喊口号瞎煽情。”
五、新技术的运用推动画面造型效果的飞越
《大三峡》采用了与主题匹配的大型制作班底,聘请国内一流的专业人士、动用最先进的高清设备以及航拍、数字动画、特种摄影等多元化的电视手段,以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让观众以最逼真、最形象的方式走进三峡工程,将一个最真实、最壮观、最富震撼力的新三峡呈现给全国的电视观众。如纪录片片头,通过3D动画制作而成的三峡近景,诗使人身临其境,体会其雄伟壮观。摄制组也可谓“海陆空”全方位拍摄,在纪录片中我们既看到了三峡大坝雄伟壮观的全景,又能看到在水中畅游的中华鲟。
参考文献:
[1]蒋宁平.理念、题材与手法——十年来我国纪录片创作的三点审视[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6).
[2]孙振虎.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2009年度中国纪录片创作回顾[J].中国电视,2010,(2).
[3]李斌.电视纪录片的审美特征[J].时代文学(双月刊),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