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科技披星戴帽的原因浅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林佳颖 发表于:2011-08-28 18:39  点击:
【关健词】st国药 股权动荡 违规操作
ST国药(600421)全称为武汉国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丸剂的生产;生物制品的生产、销售;生物、医药、环保、生态农业技术的开发、咨询及服务;生物、医药、环保、生态农业的开发。国药科技上市不久即披星戴帽,近年来重组更是困难重重,

ST国药发行人前身为武汉春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995年10月由武汉比药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六家单位发起设立。1997年 11月11日,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武汉春天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5月16日,春天股份将公司更名为“武汉国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于5月23日正式变更为“国药科技”。
  2006年由于债务重重,公司股票于5月22日起开始停牌一天并改名“国药科技”; 同年国药科技还进行了违规担保、虚假支付等多项重大违规操作;2007年7月13日公司及公司董事长等被上证所公开谴责;7月30日中国证监会武汉稽查局对该公司涉嫌多项违规行为立案调查,2009年4月30日,即连续两年亏损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其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 国药”;2010 年6 月10 日起上交所撤销对国药科技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仍实行其他特别处理,2010年6 月9 日停牌一天,2010 年6 月10日起恢复交易,公司股票简称由“*ST国药”变更为“ST国药”。国药科技已然陷入严重的经营和诚信危机。
  一、 起源:春天股份股权动荡
  作为前身的春天股份在尚未更名之前,其股权结构就十分复杂。
  (一)虚假股东,涉嫌违规操纵股票。2004年8月,未列入上市公告书披露的前十大股东中的浙江省岱山县融达城市信用社为春天股份最大流通股股东。春天股份以莫须有的“城市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名义炒股,不符合“商业银行法”及“证券交易所开户的相关规定”。中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而“商业银行法”规定不允许金融机构参与炒股。按照“证券交易开户的相关规定”,对以金融机构名义炒股的账户应予以撤消。
  (二)大股东撤资。2004年10月,上市刚满四个月,春天股份二股东东湖总公司抽身撤离。公告指出,东湖总公司与无限创业和春天科教分别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前者将持有的15925000股国有法人股分别转让给无限创业与春天科教,转让价格均为3.35元/股,转让总价款为53348750元。第二大股东在上市不久就抛售所有股票的行为,不免让人怀疑它这样做的动机。
  (三)控告股东,股份遭冻结。上市半年后,春天股份实际控制人徐进将公司第一大股东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做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将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公司法人股58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2.82%)予以冻结。《股改扫尾岂能成为瑕疵品的乔装舞台》一文称,这与海南第一投资集团相关。公开资料显示,春天股份与第一投资签署《相互担保协议》,双方为各自向境内经人行批准的合法金融机构申请人民币或外币贷款提供信用担保。不仅如此,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还是第一投资集团旗下的珠海证券的股东之一。在珠海证券公司被监管部门列为高风险和拟关闭的证券机构,以及第一投资集团事发之后,大股东为避免牵涉其中,自己冻结了自己的股份。
  5月16日,春天股份将公司更名为“武汉国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于5月23日正式变更为“国药科技”,试图以新面貌重新开拓市场,然而未从根本上解决公司问题,股改后的走向依然堪忧。
  二、 发展:国药科技违规操作
  (一)官司不断,股权频遭冻结
  国药科技在上市五年中,涉嫌进行违规担保、虚假支付等多项重大违规操作,大股东多次涉及经济纠纷,官司不断,导致其持有的国药科技股权频繁地被司法冻结或质押(其股权冻结质押情况如下表)。
  从上市以后到2010年,国药科技第一大股东新一代遭遇四次股票司法冻结,有的是替别的公司担保而成为第二被告,有的是与其他公司发生合同纠纷,还有一次是自己告自己,至2010年仍有8000多股被冻结的股权。
  (二)上证所公开谴责
  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对国药科技和公司董事长廉弘、总经理周雪华、财务负责人惠忠、前任董事长闫作利、前任董事张跃伟予以公开谴责,并拟抄报湖北省人民政府,将此计入上市公司诚信记录。
  经上证所审核,国药科技主要存在如下违规事项。
  第一,公司于2006年6月未经董事会审议为控股子公司山西云中制药提供1900万元担保,也未及时披露。
  第二,公司于2006年度6至12月间未经董事会审议向海南兴源电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兴源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支付了6790万元、3315.53万元资金。该事项无真实业务背景,也未及时披露。
  第三,公司于2006年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将3924万元用于对山西云中制药的增资,该等款项已于当年1月10日验资到位。公司2006年度审计报告反映,对前述公司增资后,公司并未通过工商变更登记取得相应的股权,而是通过协议将公司对该公司的54.5%权益全部转由非关联方北京新奥特集团持有。该事项无真实业务背景,未经董事会审议,也未及时披露。
  此外,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出售子公司湖北春天医药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该事项构成重大资产出售行为,需报经中国证监会审核无异议并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生效。但目前公司已开始履行该项协议,收取了出让股权的大部分价款,拟出售资产的收益权已属受让方海南兴源电子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述行为违反了法定程序。
  (三)信息披露不完整,重组资产来历不明
  国药此次重组十分复杂,接触的公司多达60家,持续长达两年。主要原因是国药科技的信息披露不完整,投资者不敢轻易投入资金:一方面,国药科技很多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项没有披露;另一方面,也有些重大事项进行了披露,却不解释原因,有的甚至没有了下文。然而,*ST国药在仰帆投资介入后短短两天后便随即敲定重组计划。*ST国药向仰帆投资和自然人徐进以4.53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上海凯迪100%股权,这部分股权预估值为20亿至25亿元。上海证券报2009年5月19日刊登的《*ST国药重组预案疑云重重》一文指出:“在转让主要盈利资产之后,上海凯迪将其账面价值6,615万元的七家子公司,评估到14.41亿元,评估增值率暴增达21.78倍,以高达22.29亿元的价格卖给*ST国药,其中的9.63亿元来历不明。根据*ST国药公告,上海凯迪2007年、2008年度净利润分别为8,519万元和11,063万元,除其全资子公司上海久禄于2007年、2008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779万元和11,512万元之外,其余六家子公司均未开工或者亏损。上海凯迪在2007年、2008年最主要的盈利资产是其已经剥离的非房地产开发业务资产,而其房地产开发主业在过去两年并未为上海凯迪带来实质性的盈利,使得此次进入上市公司的资产实际上是并没有盈利记录的资产。”这9.63亿元资产依然无法得知从何处得来。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