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公经费出发研究“行政监督”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马圣一 发表于:2012-03-23 21:43  点击:
【关健词】三公经费 行政监督 问题说明
本文透过“三公经费”发现行政监督体系中的监督力度,滞后性和多头领导等问题。并针对各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迅速,三公经费与各项行政管理问题走近了人们的生活当中,所有非常有必要对此类问题做研究,得出成果,帮助整个行政监督的改善。
  实际依据:“三公支出”,“双规”,“贪污”,“腐败”这些敏感词汇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中显得非常容易挑动人民群众紧张的情绪。在探讨这些现象背后“行政监督问题”之前我想先阐述一下为什么大家现在对这些问题越发在意:
  1.我国目前正在经济起飞的阶段,人民币对外升值,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越来越有信心,国内外资金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而政府作为引入外资并进行统筹规划的一个只能部门在目前的经济格局来看扮演者一个继往开来的角色。
  2.财富的天性是向资本和权利靠拢的,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并出现了很多社会上极端的仇富示例加重了人民原本就敏感的神经。
  理论依据:为了确保行政权力不被滥用,防止权力腐败,使国家行政机关廉洁高效地运转,更好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 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公共利益,必须对行政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
  
   二、行政监督的特点
  1.广泛性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管理主要采取行政管理的模式,无论是国家机关内部审查监督的设立,还是各机关的管理层员工配置等都离不开行政监督的管理模式。尽管法官法检察官法已经公布实施,但是对检察官法官的应用以及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内部管理还是基本沿用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并且许多事业单位的管理也是如此,所以行政管理必然伴随着行政监督。
  2.主导性
  按照目前我国的情况来说由于中共党员在公职人员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为便于监督,行政监督与党纪监督必然具有关联性,其中最能说明问题是纪检监察,实际是一套具有强大约束能力加上双规措施的巨大制裁能力,强化了行政监督的力度 使行政监督在国家监督体系上居于主导地位。
  3.主动性
  行政监督是对公职人员行政权行使的全面监督,从在于行政行为的始终,不但对行政行为存的错误进行事后监督,同时也对行政的起始行为进行监督,如:纪检监察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招标,政府购买招投标等,都是对行政行为始点的监督。
   三、目前行政监督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表
  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
  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
  
  因公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合计1420.277243.053141.2311804.551310.847190.543126.4711627.851406.276839.533139.3811385.18
  
   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情况
  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11627.85万元,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因公出国(境)费1310.84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是参加U.N.统计委员会、U.N.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统计委员会、国际统计学会、会等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开展的国际会议。
  二是参加U.N.国民经济核算咨询专家小组、U.N.农业统计专家小组、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技术专家小组等会议。
  三是协调与世界银行、WTO等15个国际组织
  四是开展与加拿大统计局的城乡住户一体化进程合作。
  五是是参加U.N.统计司统计分类标准培训、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执行方法培训。
  (二)车辆购进及运行费用总计7190.54万元,各类车辆总数2462辆(包括因各种原因停驶的车辆)。
  车辆有执行现场调查、统计执法的业务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主要是业务用车。
  公务接待费总额为3126.47万元,主要用于:一是用于统计调查方案设计阶段有关统计标准、统计方法。
   四、从三公经费中反映出的行政监督问题
  1.监督力度不够
  从“车辆购置及运行费”中可以看出,对于该项费用理应来说是应该有大幅的降低的,因为对于车辆这种固定资产来说第一年购入后能延续利用很多年,但从2011年的预算数看出来并没有太大的降幅,说明我国行政单位也在继续添购新车,不得不说明问题的重要性。一些政府部门在面对着庞大的经济利益的时候忘记了自身的权利范围,甘愿去尝试触碰高压电线。而行政监督部门同时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一类问题,在为了自己也能分的一杯羹的同时也时常回避或者装没看见。
  2.监督滞后
  “公务接待费”是我国出现问题最多的一个项目,而这种问题的发生往往是因为监督滞后:发现问题往往在事故已经实际发生之后。比如说很多官员捐款出国,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监督部门在执行监督职能以及提出惩罚措施的时候往往是在行政部门已经做出了巨大损害国家民族的事情之后,这种的监督滞后性是时候解决问题的类型。但是在保护国家利益的要求上,监督部门应该采用避免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导向,这样才能保证公正 公平与实效性。
  3.多头领导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很大问题是各个监督部门的职能没有进行有效地划分出来,导致多头领导的现象浪费工作效率。
   五、行政监督的解决方案
  1.加强监督部门的独立性
  作为事实监督审批行政的部门一定要保证第三方的公正公平行才能避免出于利益诱惑而导致的政府官员的错误。在中国,作为监督主体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地位比较独立,但是为了较好地发挥其功能,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必要具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监督的自我认识。所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都由同级人大选举或者决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促进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激励全社会公民和机构一起对行政机构进行审批监督的一种十分重要形式。并且我国宪法也明文指明了公民对任何国家权力机构有发言权力,因此目前我国应该把这一条宪法运用起来,合理组织全体公民进行监督。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