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演进
(一)传统信用风险评估阶段
1.专家评价法
专家评价法主要是信贷人员通过对可能影响借款人还本付息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来判断衡量贷款风险。目前在信贷风险管理实践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些常用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6C法。6C是影响信贷风险的6项主要因素,即品格、资本、偿付能力、抵押品、经营环境、和事业的连续性。
2.财务比率分析法
财务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企业的财务报表,计算并分析其发展潜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比率,根据各行业各地区确定的财务比率标准值对企业的财务比率打分,并给予每个财务比率一定的权重,最后汇总得分,并将分值与一定的违约率对应起来。财务比率分析法此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对比清晰、计算结果直观。
3.信用评级分级法
信用评级分级法是金融机构在美国货币管理办公室(OCC)最早开发的评级系统基础上拓展而来的。该方法将贷款分为五级: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
(二)单一贷款信用风险评估阶段
1.多变量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多变量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是以特征财务指标为解释变量,运用数量统计方法推导而建立起的计量经济模型。银行利用该模型可以预测财务危机及违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早发现信用危机信号,并据此做出信贷决策。
2.神经网络模型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是一种动态非统计模型,是对生理上真实的人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及基本特征进行理论抽象、简化和模拟而构成的一种信息系统,具有高度的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和容错能力。
3.死亡率模型
1989 年,Altman 和 Asquith、Mullins 和 Wolf 分别使用保险精算方法计算出不同信用等级债券的边际和累计死亡率表(即违约率),后来将这一方法扩展到贷款违约率的计算。
(三)现代信用风险评估阶段
1. 信用计量模型(Credit Metrics)
1997 年,J.P Morgan 联合当时世界一流银行和 KMV公司共同开发出Credit Metrics模型,采用二阶段法度量信用风险。目前Credit Metrics模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为著名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之一。该模型的突出优势是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传统的商业贷款、固定收益证券、应收账款等。
2.基于期权理论的KMV信用监控模型
KMV模型又称为预期违约率模型(EDF),其理论基础是默顿的期权定价理论。该模型把违约债务看作企业的或有权益,把所有者权益视为看涨期权,将负债视为看跌期权,而把公司资产(股票加债务)作为标的资产。
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采用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主要依靠一些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如专家评价法、财务比率评级法及信用评级法。这些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存在诸多缺陷,概而言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主观性较强,风险揭示不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主要采取信用评级法和专家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信用评级法虽然能够为风险评估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但存在指标的选择缺乏理论基础,风险测量主观因素过多等问题。
2.静态分析多,缺乏对信用风险的动态评估。我国商业银行在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时,大多数都侧重于一些财务指标的分析,而往往忽视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企业的发展前景在信用评级中的作用,这使得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缺乏动态性和实时性,风险评估的效果将会大大折扣。
3.局部分析多,信用风险评估缺乏全局性。我国商业银行在提供贷款测算信贷风险时,往往关注的是某一笔贷款的信用风险,而没有从资产组合综合管理的角度对信用风险进行测定,没有考虑各笔贷款之间的信用风险的相关性,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组合方面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很难开展。
三、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尽快建立适用于自身的现代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为此,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多下功夫:
1.尽快建立起信用风险基础数据库,强化数据管理。我国银行一方面要抓紧建立和完善关于资产负债状况、现金流量、管理水平及经济周期的影响等方面信息的客户基础数据库,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违约损失的时间序列数据库,为采用先进模型进行信用风险评估提供完善的数据统计基础。
2.建立和完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为现代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应用创造条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尚不成熟,使得一些先进信用评级方法的使用受到诸多限制,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的信用评级体系。
3.加快信用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现代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应用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目前,人才短缺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应用先进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上面临的一大瓶颈,因此,为了通过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质量,必须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风险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庆武.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衡量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5.
[2]冯守仑,薛寒春.西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评述及启示.2006.1.13.
[3]龚明华.信用风险模型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200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