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相关问题探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刘家德 发表于:2011-08-29 12:35  点击:
【关健词】新会计准则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使上市公司经营状况通过高质量的盈余信息得到准确反映,提高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信息质量。但是过度的盈余管理则会使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严重背离公司的经营状况,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如果盈余管理是适度的,说明上市公司的管理当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会计信息是具有经济后果的,自从会计信息作为由企业内部向外部传递经济讯号的媒介以来,盈余管理就与之形影相随。盈余管理是现实中存在的一种具有重大经济后果,并会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误导的会计问题,但它又不完全只是一个会计问题,它是由众多因素导致的,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公司治理结构等。会计准则也只是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之一。
  就企业而言,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经营管理者等,要尽可能签订完善的契约,企业管理当局要尽可能对投资者负责,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就会计准则制订而言,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消除盈余管理。准则制订者与盈余管理者之间永远存在博弈的关系,出台新准则在某些方面是为了对盈余管理进行制约,但是在新准则的基础上,新的盈余管理方式和方法又会产生,会计准则也会在与盈余管理的博弈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正确看待盈余管理还要转变收益观念。因此,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时,不要只看到公司的盈余增加还是减少,更要分析资产和负债价值是否,分析资产和负债的质量和结构,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减轻盈余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降低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这样才能为投资决策提供正确的支持。
  二、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
  由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存在,盈余管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但我们可以通过外部审计及公司治理结构和会计准则等因素来制约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能力。
  (一)外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
  外部审计通过外部人,主要是专业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进行检验,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尽可能真实的反应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是所有者、债权人、职业经理等各产权主体通过一系列契约组合而形成的契约连结体。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只有平等对待并处理好这些利益关系,企业才能得到长远发展,各产权主体的利益才能得到根本保障。而为契约的鉴定和执行服务的注册会计师,只有做到经济上和人事上独立于各利益集团,不受任何一方左右,才能承担这一责任。注册会计师只有公正的承担了社会责任,才能公平的保护各方的产权利益。近年来,经济学者对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首先是一种相互制衡机制,通过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的权利义务及其关系,以保证经理人员的行为能够符合全体股东的利益要求。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可以对公司管理者拥有的实际控制权形成一定的约束,同时也可以减轻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可以对盈余管理起到制约作用。
  (二)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规范财务会计信息产生和披露的标准,是从技术角度对会计实务处理提出的要求,它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也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执业时的重要依据。会计准则对国内所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具有约束力,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必须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进行的。会计准则的漏洞或尚未规范的业务是上市公司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依据。因此,可以通过会计准则的建设,防范盈余管理的误导作用。在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中,公司治理结构和外部审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个别的,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治理结构,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也不同,那些治理结构健全的公司比治理结构不健全的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低,由知识水平和执业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和审计质量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发生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比较小。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是事前的、直接的和普遍的。相对于其他因素,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更为关键。
  三、新会计准则下规范盈余管理的对策
  (一)明确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选择权
  在我国现在的经济条件下,在公允价值的使用方面,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达到了实质趋同。但是公允价值的使用会对盈余产生重大影响,在实务操作中应该做到谨慎和规范。新准则在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和确认条件方面做出了一定限制。比如在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时,资产必须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才能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但是公允价值一般是由交易双方进行协商确定的,不能完全实现公允,如果由专业评估机构来评估会更加权威。因此,新准则应该对企业执行细则做出规定,对公允价值的设定范围、计价依据等相关条件做出明确规定。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使用非常广泛,公允价值计量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应该加强规范资产评估机构的业务质量,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问题的研究,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范围、可靠性和相关性以及经济效果进行评估,对公允价值的概念、计量方法和信息披露等提供相应的指南,保证上市公司业绩真实,为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合理保证。
  (二)对关联方等特殊项目进行指引
  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的财务报告中反映出部分公司存在大股东或关联方直接捐赠、豁免债务或代为偿债等交易,上市公司凭借此类交易的利得实现盈利。由于此类交易只是为了保住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或其他目的,并不能真正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所以在今后在会计准则实施细则中可以对捐赠主体和债务重组主体进行规定,避免关联方交易的投机性。在企业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一些上市公司反映,虽然会计准则对一些问题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在操作中由于公司理解不同,执行情况也大相径庭,直接影响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这些问题包括对会计上“控制”和“重大影响”等概念的理解和执行、对开发支出资本化标准的把握等。对于可能产生较大市场影响的准则项目,如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长期股权投资、金融工具、股份支付、资产减值等,财政部可以细化准则规定,结合上市公司的案例,对不容易理解的情况以案例的形式加以解释,指导上市公司执行。
  (三)规范使用“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为企业财务人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但是由于财务人员的水平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因此,提高审计监督质量就显得异常重要。在涉及资产减值、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借款费用、非经常性损益等特殊项目的审计实务中,要由职业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计划,设计审计工作底稿,努力规范资产减值和公允价值相关事项的审计程序,以保证能够客观公正的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