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允价值和盈余管理综述
(一)公允价值(Fair Value)综述
公允价值的重新引入是否再次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这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公允价值的计量及应用已是大势所趋。
一般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有三个主要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活跃市场上有相同的资产或负责的报价信息时,使用该报价信息所估计的公允价值;第二个层次是当活跃市场上没有相同但有相似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这种相似的报价可用来进行公允价值的估计,但应当调整相同与相似之间的差异;第三个层次是在第一个层次和第二个层次的估计尚不可能时,则运用估值技术法进行公允价值的估计,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活跃市场一般满足三个条件:交易对象同质性;随时找到交易市场;交易信息公开。
从现有的确定公允价值的上述方法中可以看出,在三个计量层次中,后两个层次带有明显的估计性质。(葛家澍,2006)。企业管理层往往通过利用公允价值与职业判断的相互作用“合法”操纵利润。
(二)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综述
所谓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在编制会计报告时,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变更会计估计,安排交易发生的时间与方式,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来改变财务报告内容的行为。
盈余管理虽然并未超出现有法律法规的范围,但是它具有欺骗性,它使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靠性,误导了会计信息的需求者。
(三)公允价值和盈余管理的关系
公允价值是一种会计计量属性,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合法”或“非法”的行为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操纵,对账面盈余进行管理的过程。他们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运用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性,它有可能成为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
二、国内关于公允价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公允价值的运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具体可以综述为以下几种观点:
(一)操纵工具
公允价值自身不能操纵利润,它仅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正是添加了诸多人为的因素,才使公允价值成为了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工具。
(二)资本市场动因视角
从资本市场动因视角对盈余管理动机分析,为促进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依据。
我国上市公司中间,有很多在微亏与微利间徘徊,他们为了保证公司的上市资格、配股资格、发行价等,利用各种手段来调节公司利润。因此,有人称:会计职业判断—企业未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财务杠杆。
(三)环境观
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计量在更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它的公允性和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息息相关,而且离不开一个完善的市场价格信息系统这个大环境。
虽然这次的新会计准则比起以往的准则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是不够完善,依然有足够的空间使得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所以,首先很重要的是要改变国内的环境。
(四)“漏洞观”——侥幸心理
很多人士认为公允价值增加报表审计工作的难度,进而成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可利用的手段。这种观点只是抱着公允价值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因而增加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侥幸心理。
三、研究总结
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否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的盈余管理有不同的看法。支持者认为,新会计准则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透明度,暴露管理层的问题,进而减少盈余管理的空间;反对者认为,公允价值增加了利润的波动性,有可能误导报表的使用者,并且会受到管理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会扩大盈余管理的行为,并且由于公允价值具有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计量的实际操纵难度大、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等缺陷,虽然能在财务报表中提供更为相关的信息,但可能误导财务报表的使用者。
防范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新会计准则;
2.完善确定公允价值的条件;
3.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后续培训;
4.加强公允价值审计;
5.充分披露公允价值的运用方法;
6.加大利润造假行为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会计研究.2009.
[2]葛家澍.公允价值的定义问题—基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57号《公允价值计量》.财会学习.2009.
[3]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2006.
[4]梅新顺.新准则中公允价值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新疆农垦经济.2009 (4).
[5]Fair value accounting and gains from asset securitizations:A convenient earnings management tool with compensation side-benefits.Patricia M. Dechowa,Linda A. Myers b,1, Catherine Shakespea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4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