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对某一事物甚至学科的本质进行单独研究,可以说是中国研究者的习惯或传统,对审计来说也不例外。在中国审计学会的组织下,审计学界展开了一场有关审计本质的大讨论,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理论界主要从三大方面对审计本质进行研究:一是侧重于从审计方法、审计职能的角度看待审计本质;二是侧重于从审计作用的角度看待审计本质;三是结合审计的方法、职能和作用来看待审计本质。
一、查账论
查账论认为:“审计就是查账”,是对会计资料及财务报表的检查。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早期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简陋,审计目的仅仅局限于查错揭弊上,审计人员的大部分精力集中于会计凭证和账簿的检查上,这使得人们容易用最原始的眼光看待审计本质。这种说法虽然通俗,但很不科学,理由是:(1)查账只是审计的一种手段,不能表明审计的本质特征;(2)财政、税务、银行、会计等部门也都要进行查账,不能用查账来区别审计与其他部门的工作;(3)即使能用查账来说明传统审计,但查账也不能说明现代审计,因为现代审计的内容和范围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二、过程论
这种观点认为审计是一种系统的方法和过程。美国会计协会发布的被誉为审计理论发展的第二座里程碑的《审计基本概念公告》对审计的定义是“ 审计是客观集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及事项有关的断言的证据,以确定其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相符程度,并将结果传递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这一观点产生源于人们对摆脱沉重的查账枷锁,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内在需要与追求,以及审计手段和方法等审计实务的不断发展,如制度基础审计在审计中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对“查账论”而言,过程论提出了一些积极思想,如审计是对各类审计活动共同特征的抽象与概括,审计的对象是“经济活动和事项”或“可量化的经济信息”等等。但过程论对审计本质的认识仍然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没有揭示审计的实质。
三、经济监督论
这是我国审计界对审计本质的独特见解,西方文献很少涉及。这种观点认为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作为对“查账论”的否定和对“过程论”的扬弃,“经济监督论”在认识上又向前迈了一步。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的跟审计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交易”无时无刻的存在现实生活当中,形形色色的审计本质应运而出。
四、最近几年对审计本质的新观点
1.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对审计本质问题的再认识
在现实世界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始终是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是契约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交易契约设计的基本原因。所谓“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缔约当事人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甚至第三方也无法验证,即使能够验证,也需要花费很大成本,在经济上不合算。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权益持有者们为了充分维护自身利益,有必要对管理当局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有效的监督。但是,他们往往并不具备财务会计领域的相关知识背景,即使具备这些能力,亲自监督的交易费用也过于昂贵,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于是,他们就开始委派专门的审计机构或人员代其行使监督的职权,以此来规范管理当局的信息披露,最大限度地减少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维护企业契约的正常运作。这样,在管理当局、企业的其他权益持有者和审计机构或人员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契约关系,审计也便应运而生了。
由此可见,审计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契约行为,审计因契约而产生,因契约而发展。审计的本质实际上是旨在减少企业各个缔约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费用,维护企业契约网络正常运行的一种特殊的契约。
2.经济控制论方面的审计本质
经济控制论认为,审计是独立检查经济责任的控制系统。经济控制论的重要特点是运用包括控制论在内的科学理论指导审计研究。现代控制论认为,控制就是以完善受控对象的功能或者以促进其发展为目的,以获得并使用有关受控对象信息为基础。但是众所周知,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进行审核和检查时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任何经营管理活动,这也是审计与会计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一般认为会计具有控制的职能,因为会计人员不是独立的第三方,其能够参与经营决策、调节经营活动、监督经济过程、参与处理分配关系等。而审计人员不能参与以上活动,否则将严重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五、结语
本文对审计本质的浅谈,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审计的本质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以及对其未来财务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评估。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希望本文可以对资源的利用给出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刘远,杨剑洪,蒋凌云.控制论在独立审计中的运用.商业会计.
[2]王文彬.关于审计的若干问题.上海会计.1981(6).
[3]谷祺.关于审计的概念和职能.财政与会计.1983(1).
[4]吴世珍,柯大钢.对审计本质理论的再认识.财会研究.
[5]苏永强.产权、契约与审计———对审计本质的再认识.财会通讯(学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