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计质量评价 (一)审计判断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在既定的审计环境下,审计人员通过对审计判断任务的完成实现判断,即由审计判断过程产生结果,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判断过程对判断结果的决定作用。根究有限理性理论,过程理性强调的是过程对具体判断标准和程序的遵循程序;结果理性则强调结果对预定目标的符合程度,而不在意产生这一结果的判断过程,结果总是一定判断过程的结果,只有保证了判断过程的理性,结果才是可以接受。在复杂的审计判断环境下,审计人员由于无法完全准确地认识被审计对象,从而无法按照结果理性的方式实施审计判断,只能依靠某一理性的过程来减少不确定性[11]。因此,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结果理性是过程理性的必然结果,理性的审计判断过程决定着理性的审计判断结果。 (2)判断结果对判断过程的反馈作用。实际上,审计判断结果的出现可以作为一个审计判断过程完结的标志,审计判断结果形成于判断过程,它是判断过程的终结,判断过程的理性化程度直接决定着判断结果的质量水平,因而,构建审计判断质量的评价标准应从审计判断过程和结果两个层面去考虑。 (二)审计判断过程与判断结果的质量评价标准 在审计判断的编辑和评价中,审计判断信息程度影响甚至决定审计判断质量,审计人员在处理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审计判断任务时,面对数量巨大的审计判断证据,必须依据不同的重要性水平对其进行合理取舍,以快速有效地实现各级审计判断目标,因而,证据选择的恰当性是衡量审计判断过程质量的标准。 审计判断过程的目标的实现都是实现下一判断目标的基础,那么针对同一审计判断任务,判断目标是明确的,严格遵循审计规范的判断主体所遵循的判断流程也应该是相同或相似的。由此,高质量的判断过程应该是可重复性的,具体而言,当对同一对象实施审计判断时,如果某一注册会计师按照一定的判断过程得出审计判断结论,而其他注册会计师也按照该注册会计师所采用的判断过程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则说明该注册会计师的判断过程是高质量的。 审计人员进行的是有偿服务,他们必须考虑完成审计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从缩短审计程序中各审计判断耗时的角度可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即提高编辑阶段和评价阶段的速度[13]。然而,审计判断任务的复杂性是审计人员试图缩短判断时间的最大障碍。如何优化审计判断过程,提高审计判断效率是区别审计判断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 高质量的判断过程是造就高质量审计判断的核心,注册会计师只有选择恰当的审计证据,实施可验证的、高效的审计判断过程,才会做出获得同行普遍认同的判断结果,被广泛认可的判断结果是高质量审计判断过程的体现。由于审计判断结果质量水平才是资本市场各参与方最能直接感知到的,故将其作为审计判断质量评价框架的逻辑终点。 (三)审计质量的评价指标 审计质量评价指标可分为审计管理质量评价指标和审计业务质量指标,评价审计管理质量指标,必须反映审计组织在编制审计项目计划,设定审计组织的职责和权限,使用审计人员和组织分工、审计符合、审计执法检查、审计项目考评、审计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要求,评价审计业务质量指标的内容应该包括审计方案、审计方法、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报告、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等方面。 二、审计质量控制 (一)审计质量控制的意义 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对受控对象施加一种能动作用,使其按照控制着的意志或按所规定的方向发展。对审计质量进行控制,就是通过对实施审计的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和调节,以保证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管理行为。 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意义总体上可以归纳五点:一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二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是维护审计机关声誉的要求;三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有利于问题的处理以及审计建议的采纳;四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有利于遏制违纪违规问题的蔓延;五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是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前提和保障。 (二)审计质量控制的途径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已成为审计界必须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运用审计质量标准,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各种内外部因素所进行自我约束和全面监控。 1.实施对审计主体的素质控制。审计过程如同产品的生产过程,审计人员是生产者,审计报告及结论就是产品,审计工作的职能就是通过审计报告为有关方面提供有用的信息。所以,提高审计质量必须强化对审计主体质量控制,即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2.加强对审计过程的作业控制。审计过程的作业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审计成果即审计报告质量的优劣,进而影响整个审计工作质应由主审负责,经由审计组充分讨论,定稿后应由全体审计组成员签名。为确保审计报告质量,审计组织应建立审计报告评审委员会或审定机构,对审计报告进行审定[13]。对此,审计报告质量控制应注意:审计报告的内容是否完整,有无缺漏;收集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审计工作底稿是否完整,能否为审计意见提供足够的支持;审计法规的引用是否恰当,报告表述是否规范,措辞是否得体等。 审计质量控制的另一关键在于落实,落实的关键在于规范明晰和加强监督。我国的审计法及实施条例、准则及指南中均明确提到了质量控制的总体要求,对单个审计项目的各环节也提出了具体的质量控制要求。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办法的规定,审计项目的质量就能有效控制,但是问题的关键在是否能落实,如现行审计机关内部的领导机制就不利于责任落实到位。如果审计人员按照明晰和易于操作的规范去实施审计,同时加强监督,如果设有专人负责跟踪检查工作流程适时调整工作方案,审计质量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英姿,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评价与控制研究[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万军,周耀光,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质量评价体系探讨[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11) [3] 于文灿,审计质量控制及途径[J],审计视窗,2006(2)